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西部地区宜突出发展农旅生态产业
日期 : 2020年06月23日 9:4:22来源 : 农民日报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期下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的文件,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决策。其中,提出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牧业全产业链、价值链转型升级。支持西部地区发挥生态、民族民俗、边境风光等优势,深化旅游资源开放、信息共享、行业监管、公共服务、旅游安全、标准化服务等方面国际合作,提升旅游服务水平。依托风景名胜区、边境旅游试验区等,大力发展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服务业,打造区域重要支柱产业等。意见涵盖内容广泛,其中不少涉及“三农”及旅游领域的内容。在新时代全国统筹发展的战略思维下,利用好西部的自然资源及区位交通条件,促进西部走生态绿色的发展之路,宜突出发展生态产业,笔者认为可从生态农业、旅游业及沙地经济等领域考虑。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业既符合客观实际也顺应现实需求。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总体脆弱,分布沙漠、草原及森林,且高寒地带占有显著地位。同时,又有“亚洲水塔”之称的青藏高原,也是中华水源黄河及长江的发源地,因此须以保护性开发为基本原则,生态农业可作为该地区的首选产业。第一,利用西部地区良好的自然资源(光照及水土)优势,发展低耗能源农业和高品质农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是新疆、西藏及青海等地的优势,如新疆的葡萄、哈密瓜等,西藏的牦牛肉、红茶等,青海的藏羊、青稞等,内蒙古的牛奶、羊肉等都是当地的特色农业产业。第二,西部地区又是我国的保健药材库,如知名的虫草、黑枸杞、苁蓉等很受欢迎,发展康养农业产业在该地区前景较好。
西部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现代交通网络体系架构初步形成,大力发展特色旅游具有较好的优势。第一,西部独特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生活,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西部文化,如黄土高原文化圈、草原文化圈、西域文化圈、藏文化圈等有地域性的文化圈。第二,发展生态旅游在西部也较有优势,如新疆伊犁的国际河流流域旅游,赛比江南;云贵川地区的森林康养旅游、山水自然风光游都是较好的生态旅游业态;内蒙古的草原旅游已在国内有了较好的知名度。第三,民族风情旅游在西部地区更是有独特的优势,有的甚至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对带动民族地区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第四,边境游也在西部地区有较好的前景,西部地区有上万公里的边境线,边境游具有异域文化的特色,值得重视。随着中国第一长公路219国道和331国道的开通,西部旅游必将掀起新高潮。第五,西部地区的研学旅行(游)也有较好的开发价值,可以宣扬西部文化,让更多人了解西部,增强爱国及民族感情,也可以以此带动西部及其他地区的交流,促进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发展沙地经济,向沙地要效益。第一,要继续改造沙地,减少荒漠化面积,增加沙地绿化面积。利用品种改良、种植草木、节能保墒及清砾换土等技术措施,改造沙地成耕地。第二,围绕沙地农业开发,发展大田农业、旱地及节水农业,特别是可以规模化发展优质牧草及特种玉米等种植;利用沙漠阳光足、温度高、温差大、土壤透气好等优点,栽种适宜的药材及农作物,如肉苁蓉、锁阳、甘草及各种蔬菜已在沙漠种植业中得到推广。第三,沙漠旅游是沙漠生态利用的另一种形式,内蒙古、甘肃、青海及宁夏等地已有知名的沙漠旅游景点,也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又保护了沙漠地区的生态环境。
西部地区发展生态农旅产业还可考虑一些新的业态,如康养产业、乡村旅居、绿海(竹海、茶海)产业、草原农旅牧场及沙质精制艺术品及纪念品等;融入长江经济带、黄河经济带及“一带一路”的三大发展格局;构建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加快推动生产体系、生活方式、生态环境绿色化,规划新一轮的发展蓝图。
(侯满平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研究院研究员;艾东系中国农业大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贾宁凤系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教授)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