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一招一式 >> 正文

【专家发布】斑点叉尾鮰春季疾病防控建议

日期 : 2023年01月18日 来源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水产前沿公众号点击 :

斑点叉尾鮰肉质细嫩、无肌间刺,在预制菜的风口下迅速成为养殖的新宠,主要的养殖区域在川渝、两湖、河南、江苏及两广等地,近两年养殖规模扩展迅速,养殖量持续攀升,但在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病害的发生率亦在逐年提高,其中2016年,2022年等年份的春季爆发了较大规模的病害,造成了重大的损失。为了更好的控制鱼病,现将斑点叉尾鮰在越冬后期容易出现的疾病总结如下:

图1,2:2022年春季斑点叉尾鮰爆发了严重的病害

1、水霉病

【病原或病因】

病原主要是水霉属及绵霉属的一些种类,通过内菌丝附着于鱼类伤口处,从损伤的皮肤、肌肉处吸取营养,外菌丝伸出鱼体组织外,形成肉眼可见的灰白色絮状物。

【临床症状】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等真菌寄生在鱼体伤口等处引起的继发性鱼病,鱼体受伤是水霉病发生的必要条件。可寄生在鱼的体表或者口腔等处,病鱼焦躁不安,游动迟缓,食欲减退,严重时可致大量死亡。疾病发生早期,鱼体病灶部位有伤口出现,菌丝不断在伤口处入侵,外菌丝向外长出,寄生部位组织坏死。鱼卵被寄生时可见鱼卵外面长出大量外菌丝,形似太阳,俗称“太阳卵”。

图3:患水霉病的长吻鮠-示病鱼体表长满水霉,图4:患水霉病的草鱼~示体表溃烂部位长出水霉

图5:患水霉病的斑点叉尾鮰~示口腔内长满水霉,图6:感染水霉的卵~示卵周围长满菌丝

【流行病学】

水霉病是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广泛流行、危害较大的病害之一,可感染几乎所有阶段的斑点叉尾鮰,在各种养殖模式的池塘中都可发生,主要流行于冬季、春季。其发生一般与水温剧烈波动、捕捞、运输导致的鱼体受伤等有关;孵化水质不佳,有机质含量高,未及时捞取死卵是鱼卵感染的重要原因。

【诊断】

结合流行病学特征、观察到体表外菌丝等典型症状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预防及外用:

①养殖结束后彻底清塘,充分晒塘,杀灭池塘中的病原。

②鱼体受伤后及时处理,避免伤口长期存在,可避免水霉的继发感染。

③调节好水质,降低水体中有机质含量,可降低此病的发生。

④越冬前加深水位,避免剧烈降温导致鱼体被冻伤后继发水霉。

外用:第一天上午使用小苏打(50g/m3)加盐(80g/m3)或者五倍子末(0.3g/m3)加盐(80g/m3)全池泼洒,隔天上午使用优质碘制剂全池泼洒,隔天再用一次。

注意事项:

①本病是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常见传染病,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易复发,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②此病为条件致病,入侵途径为体表的伤口,加强对鱼体的检查,及时处理伤口、预防鱼体受伤是防控该病的关键。

③治疗时先处理水霉,然后对感染处的伤口进行处理,促进伤口恢复是防止复发的关键。

2、斑点叉尾鮰病毒病

【病原或病因】

病原为斑点叉尾鮰病毒。

【临床症状】

濒死鱼头部朝上,尾部朝下垂直悬挂于水中,偶尔出现旋转游动。病鱼下颌基部点状出血,鳍条基部、腹部等处充血或出血,腹部膨大,部分鱼眼球突出,肛门红肿。解剖可见腹腔内有大量淡黄色或淡红色腹水,胃内无食,肝胰脏点状出血,脾脏肿大,心、肝、肾等器官出血。

图7:濒死鱼头朝上,尾朝下悬挂于水中,图8:患病斑点叉尾鮰肝胰脏点状出血

图9:患病斑点叉尾鮰下颌点状充血,图10:患病斑点叉尾鮰下颌点状出血,腹腔有大量腹水

【流行病学】

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鱼苗及鱼种,发病时间为春末夏初,在此温度区间内流行程度跟温度成正比。可通过鱼体接触及繁殖等方式进行传播,危害较大,处理不当可引起爆发性死亡。

图11:患病斑点叉尾鮰腹部膨大,下颌点状出血,图12:患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的病鱼解剖图-脾脏肿大,消化道出血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用分子生物学方法。

【防治措施】

预防:

①斑点叉尾鮰养殖中应避免PH值长期的剧烈波动,可定期泼洒发酵饲料或者乳酸菌等维持PH值相对稳定。

②科学投喂,根据水温灵活调整投饵率,维持消化道健康(饲料中添加乳酸菌或者发酵饲料)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③在敏感温度到来前提前投喂免疫增强剂,提升鱼体免疫力。

④对苗种进行检疫,弃养带毒苗种。

治疗方法:

外用:第一天下午使用有机酸优化水环境;

第二天上午外用优质碘制剂泼洒,隔天再用一次。

发病后降低投喂,同时加量内服抗病毒的药物(如抗病毒中草药等)及免疫增强剂(如黄芪多糖)等可以控制该病发展,有细菌继发感染时还需在饲料中添加敏感抗生素进行投喂。

注意事项:

①鱼的消化效率跟水温成正比,有胃鱼如斑点叉尾鮰等在养殖前期水温低时投喂量不可过大,建议水温18℃以下时投喂量不要超过0.3%,否则极易导致消化系统病变,引起发病。

②斑点叉尾鮰为无鳞鱼,体表的粘液和皮肤是身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过高或过低的PH值对粘液有较大的影响,养殖过程中应尽量保持PH值的稳定。

3、肠型败血症(爱德华氏菌急性感染)

【病原或病因】

病原为爱德华氏菌。

【临床症状】

本病是对斑点叉尾鮰危害极大的烈性传染病,急性感染跟慢性感染的症状不同。急性感染时发病急,死亡率高,病鱼腹部膨大,体表,肌肉可见细小的充血、出血斑及溃疡灶,眼球凸出,鳃丝苍白,腹腔积水,肝、脾、肾肿大、出血,胃、肠道出血、有红色积液。

慢性感染病程长,可见皮肤溃烂,甚至在头部形成溃疡灶(一点红)。

图13:患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的鮰~示体表密布细小的充血斑,图14:患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的病鱼~示消化道严重出血

图15:患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的病鱼–示胃积水膨大、内脏出血,图16:患斑点叉尾鮰肠型败血症的鮰~示肠道严重充血、肝胰脏充血

图17:病鱼体表密布小的溃疡灶,图18:肠型败血症导致斑点叉尾鮰大量死亡

【流行病学】

一年有两次流行期,分别是5~6月,9~10月。可感染斑点叉尾鮰、云斑鮰、红鮰等的鱼种。发病急,死亡快,急性感染后2~3天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也可达90%以上,危害较大。

【诊断】

根据症状及病理变化,可初步判断,确诊需对致病菌进行分离及回感。

【预防措施】

①斑点叉尾鮰为有胃鱼类,水温较低时切勿投喂过量,否则极易引起消化道病变,诱发爱德华氏菌爆发。

②开春后及时调好水质,重点改善底质,提升池底环境,在饲料中添加发酵饲料或者乳酸菌,可促进摄食及体质的回升,对预防此病有较大作用。

【治疗措施】

外用:一旦发生此病,使用优质碘制剂全池泼洒。

内服:氟苯尼考复配强力霉素拌饲内服,每日一次,剂量为每千克鱼体重使用氟苯尼考10~20mg,强力霉素30~50mg,连用5~7日。

注意事项:

①本病是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烈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治疗效果跟投饵率等因素高度相关。养殖中应做好预防工作,避免该病的爆发。

②鱼类对饵料的消化受水温的影响较大,低温期应控制投饵率在0.2%以下。

③斑点叉尾鮰没有鳞片,体表的粘液为身体的第一道免疫防线,对疾病的预防起到了重要作用,而长期过高的PH值对粘液有一定的影响,养殖过程中需使用发酵饲料、EM菌等对PH进行调控,避免长期超过9.0。

4、套肠病

【病原或病因】

本病是对斑点叉尾鮰危害较大的疾病之一,病原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有时气单胞菌属的有些菌株感染后也可引起斑点叉尾鮰肠道出现套叠的情况,另快速增加投喂量、水温的剧烈变化等是套肠病爆发的重要诱因。

【临床症状】

病鱼食欲减退或消失,离群独游于池塘下风处。濒死鱼头部朝上,尾巴朝下,悬挂于水体中(此症状与斑点叉尾鮰病毒病相似);病鱼鳍条基部、下颌、腹部充血或出血。随着病情的发展,鱼体体侧出现不规则的褪色斑。外观可见发病鱼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凸,严重时出现脱肛的情况。打开腹腔,可见腔内充满淡黄色或红色的腹水,胃肠内无食物,肠道内有脓液,后肠出现数个不等的肠套叠,部分鱼有前肠缩进胃内的情况。肝胰脏颜色变淡,有时可见鳔、脂肪充血或出血。

图19:患套肠症的红鮰~示体表出现褪色斑,图20: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鮰发病初期的肠道状态

图21: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鮰~示肛门充血,图22: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鮰~示胃壁出血、胃内充满带血内容物

图23: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鮰~示肠道套叠严重,图24: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鮰~示肠道套叠

图25:患套肠症的斑点叉尾鮰~示肝胰脏、胃、脂肪出血

【流行病学】

主要流行于春末夏初,每年三月下旬开始发病,以3~5月为发病高峰期,通常发生在过量投喂后,可感染各个生长阶段的斑点叉尾鮰,发病急,死亡快,2~3天发病率可达90%,死亡率也可达90%以上,危害较大。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及肠套叠的典型症状可做出初步判断。

【预防措施】

①养殖结束后彻底清塘,充分晒塘,杀灭池塘中的病原菌。

②斑点叉尾鮰为有胃鱼类,水温较低时消化效率差,切勿过量投喂,否则因消化不良诱发胃肠炎,导致肠道痉挛后形成肠套叠。

【治疗措施】

外用:一旦发生此病,使用优质碘制剂全池泼洒,连用2次。

内服:先停料7-10天,然后使用氟苯尼考加强力霉素拌饲投喂,每日一次,剂量为每千克鱼体体重使用氟苯尼考10~20mg,强力霉素日30~50mg,连用5~7日。

注意事项:

①本病是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烈性传染病,发病快,死亡率高,治疗效果不确切,做好预防工作非常重要。

②鱼类消化效率受水温影响较大,低温期应控制投喂量。斑点叉尾鮰投喂初期的投饵率控制在0.1~0.2%,2~3天投喂一次。

③发现套肠后应停料7~10日,对疾病的恢复有好处。

5、杯体虫

【病原或病因】

本病由杯体虫寄生在斑点叉尾鮰体表及鳃部引起,属纤毛虫类寄生虫。

图26:斑点叉尾鮰鳃部杯体虫寄生,图27:鲫鱼鳞片杯体虫形态图

图28:杯体虫大量寄生于鳃丝,图29:鲫鱼鳃部寄生的杯体虫

【临床症状】

大量寄生时病鱼常常成群地在池边缓慢游动,寄生于鳃部时可导致粘液增多,呼吸困难;大量寄生于体表时,体表似有一层絮状物,影响鱼体的正常呼吸和生长发育,最后导致鱼体死亡。对鱼苗、鱼种及成鱼危害均较大。

【流行病学】

杯体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寄生在皮肤和鳃丝,近几年在2-3月水温仍较低时即见到较多杯体虫大量寄生于斑点叉尾鮰体表的病例,应引起重视。

【诊断】

镜检鳃丝及体表看到大量杯体虫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同车轮虫。

6、锚头蚤

【病原或病因】

病原为锚头鳋,属于甲壳类寄生虫,危害较大。

【临床症状】

锚头蚤可寄生在鱼的口腔、体表、鳍条等处,寄生后可长出突出于体表的针状虫体,通常寄生部位会形成红色斑点,为继发细菌感染所致。病鱼食欲减退或不摄食,烦躁不安,在水中狂游。大量寄生时,浑身布满红色小点,随着时间的进一步推移,红色小点逐步扩大,加深形成深度溃疡灶。

图30:寄生于白鲢体表的锚头蚤,图31:寄生于草鱼腹部锚头蚤

【流行病学】

全国均有流行,主要流行季节为5~9月,冬季也有零星感染,能在鱼体越冬。可危害各个生长阶段的斑点叉尾鮰,危害大。

【诊断】

肉眼观察到鱼体表、口腔、鳍条等处有针状虫体即可确诊。

【防治措施】

①每亩用250~300公斤的生石灰带水清塘,以杀灭寄生虫幼虫和中间宿主。

②流行季节,在投饵台用渔用敌百虫挂袋,连挂3~5天,对预防锚头蚤效果较佳。

治疗方法:

晴天上午用渔用敌百虫0.7~1ppm浓度兑水后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天。

注意事项:

①锚头蚤可刺破皮肤,在寄生处形成伤口,为细菌的继发感染留下隐患,因此杀灭锚头蚤后需及时泼洒消毒剂,促进伤口恢复。

②敌百虫拌料内服可用于锚头蚤病的治疗,使用剂量为每80斤的饲料拌敌百虫125~150克,一天一次,连喂三天,选择摄食最好的下午投喂。敌百虫拌服前需充分溶解,将残渣过滤后再拌饲投喂。

③市面有多家企业生产治疗锚头蚤的特效药,个别企业的药效明确,安全性好,具体选择时应做充分了解。

综上,春季斑点叉尾鮰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与池塘底部的病原沉积、低温期的拉网、转运等操作导致的受伤及短期内大量增加投料等有关,鱼病的预防需要更加关注养殖中的细节管理,鱼病治疗时则可根据病原大类形成标准化的操作。从现有的趋势看,鱼病的爆发还会更加严重,鱼病一线临床诊疗亟需加强。

本文刊于水产前沿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