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鲈鱼协同推广项目助力提高加州鲈品种选育效率
日期 : 2023年01月18日 来源 : 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加州鲈鱼产业项目
测选育加州鲈优良品种是当前突破加州鲈产业瓶颈的有效方式,其中生长速度、出肉率、抗病性是加州鲈选育的主要指标。然而,在育种过程中,出肉率的计算需要杀死选育个体,该个体也无法作为亲本进行子代的繁育。因此,通过合理的方法对加州鲈的体型性状、体质量及出肉率进行模型预测及评估,能有效提高加州鲈选育效率。
为了探究加州鲈体型性状、体质量和出肉率之间的相互关系,202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以下简称淡水中心)在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2022-2023)之加州鲈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项目资助下,系统研究了四个加州鲈品种(美国原种、优鲈1号、优鲈3号、台湾群体),测定了体质量(Y)、出肉率(YF)、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厚(X4)、头长(X5)、眼间距(X6)、眼径(X7)、吻长(X8)、尾柄长(X9)、尾柄高(X10)(图1)。通过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研究形态性状与体质量、出肉率的相关性,筛选与体质量、出肉率具有显性相关的主要形态性状,并构建回归方程。实验所用的四个品种加州鲈群体选自项目牵头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泉养殖基地,分别为:从美国引进的加州鲈北方亚种群体(美国原种)、台湾地区引进的台湾养殖群体(台湾群体)、由珠江水产研究所选育的新品种群体(优鲈1号、优鲈3号)。
结果显示:
(1)对四个加州鲈群体体质量影响最大的性状均为全长(X1)、体高(X3),而对四个加州鲈群体出肉率影响最大的形状分别为尾柄高(X10)、尾柄长(X9)、体长/尾柄长(X2/X9)、体质量(Y);
(2)美国原种体型性状与体质量、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622.778+21.21X1+45.305X3+16.633X8+17.431X10,YF=12.394+3.683X10+24.152X1/X2;
(3)优鲈1号体型性状与体质量、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453.528+54.855X3+5.913X1+22.708X5+41.194X7,YF=69.985+3.144X9-0.020Y-24.844X1/X2;
(4)优鲈3号体型性状与体质量、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531.600+56.933X3+12.502X1+28.466X8,YF=120.795-3.221X2/X9-41.856X1/X2-2.495X3/X10;
(5)台湾群体体型性状与体质量、出肉率的回归方程为:Y=-660.952+20.889X1+60.774X3-10.605X5+21.372X4,YF=43.928+0.011Y+0.452X9。
本研究为加州鲈增重率及出肉率的筛选提供可测量的形态学模型,并为育种工作提供参考。上述工作不仅可以实现苗种繁育及养殖企业对加州鲈生长指标进行便捷化、快速化、无损化检测和对其品质动态把控,还可帮助消费者选择合适体型、体质量和出肉率的加州鲈。
图1加州鲈体型性状指标示意图
其中,使用直尺测量全长(X1)、体长(X2)、体高(X3)、体厚(X4)、头长(X5)、尾柄长(X9)、尾柄高(X10),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眼间距(X6)、眼径(X7)、吻长(X8)。全长表示吻前端至尾鳍末端的距离;体长表示吻前端至尾鳍基部的距离;体高表示鱼体背部至腹部最高的距离;体厚表示鱼体两侧腹部间的距离;头长表示吻前端至鳃盖末的距离;眼间距表示两侧眼之间的距离;眼径表示鱼眼前端至末端的距离;吻长表示上颚前端至眼前端的距离;尾柄长表示臀鳍基部末端至尾鳍基部的距离;尾柄高表示尾柄上端至下端最小的距离。
图2牵头单位淡水中心项目团队成员对加州鲈体型性状、体质量和出肉率进行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