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谋幸福

日期 : 2021年06月09日 8:43:33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世界减贫看中国。

  中国的脱贫攻坚是全球消除贫困共同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减贫领域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举世瞩目,展示出了中国道路、中国制度在增进人民福祉、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显著优越性,其中的创新理论、有效经验和有力做法,为全球贫困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在5月18日举行的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上,来自18个国家和联合国等4个国际组织的驻华使节、官员和专家学者约150名中外嘉宾,共同探讨中国减贫经验对全球贫困治理的启示。

  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副主任、中国公共关系协会会长郭卫民在论坛上指出,中外应共同总结中国脱贫攻坚的成就经验,深入探讨全球减贫的目标路径,切实加强减贫国际合作,并有效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理念、道路的理解和认同。

  

  核心理念:人民至上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不懈追寻与奋斗,是在为人民谋幸福。脱贫攻坚战就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伟大实践之一。

  在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最新发布的《中国减贫的全球认知和经验启示》报告中这样写道,中国的减贫实践蕴含了中国共产党秉持的人民至上的根本理念和价值取向,中国减贫实践表明贫困问题本质上是对人民的根本态度问题。

  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认为,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指导下,我国采取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推进脱贫攻坚,努力让贫困群众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优质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舒适的居住条件,让人民群众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安全感。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怒江州)战贫实践,是中国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也是脱贫攻坚中国经验的生动诠释。人民至上的理念在这里得到最深刻的体现。

  脱贫攻坚“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为了人民的幸福,再高的山岭也要越,再深的泥潭也要闯,再硬的骨头也要啃。中央和省级财政整合资金不断加大投入,东西部扶贫协作力量得到最大程度充实,让怒江这个贫在“地势”、困在“交通”、难在“直过”、坚在“叠加”的深贫地区一步跨越千年。

  昔日的溜索变成了横跨怒江的大桥,破旧的千脚楼变成了现代社区……换来的是一张张幸福的笑脸。摘掉戴了半个多世纪“绝对贫困”帽子的怒江各族群众用不同的语言汇成了同一句话,“感谢总书记,感恩共产党”。

  

  关键路径:发展产业

  在贫困治理与现代化发展国际论坛的减贫案例分享环节,中国平安集团董事会秘书、品牌总监盛瑞生介绍了中国平安聚焦产业的减贫实践。他说,中国平安开展的“妈妈的针线活”项目,将四川凉山的非遗文化与手工艺成品结合,解决当地妇女就业和脱贫问题,可带动贫困妇女人均增收超2500元。同时,还将这一模式成功复制到了柬埔寨。

  中国平安的减贫实践可以说明一个道理——因地制宜培育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战胜贫困的治本之策。怒江州的草果产业也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从最初零星种植到如今的规模化发展,草果产业已经成为怒江州带动力最强、辐射面最广、贡献率最大、可持续发展的支柱产业,种植面积超过110万亩,年产值达到12亿元,受益群众达16.5万人。在福贡县石月亮乡米俄洛村,村民们靠种草果将原来的摩托车都换成了小汽车。

  这是产业的力量。怒江的草果、柞水的木耳、定西的马铃薯、玉树的牦牛……这些昔日产业扶贫“主力军”,已经成了致富一方的大产业,有效带动了贫困地区农民群众增收,也进一步缩小了其与全国农民人均收入的差距。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副所长聂凤英在论坛交流中表示,发展产业是中国减贫经验的核心和抓手。产业不仅仅是生产,而是包括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的完整体系。继续加大对各个环节的支持力度,对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实现就地就近增收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有效保障:巩固衔接

  去年12月底,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党中央决定,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完成后,对摆脱贫困的县,从脱贫之日起设立5年过渡期。过渡期内要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汪三贵表示,巩固成果的底线任务是防止规模性返贫和防止新增贫困人口。因此,需要建立防返贫监测机制和后评估机制,严格落实“四不摘”的要求,在巩固“两不愁三保障”的基础上,使脱贫和低收入人口在收入和能力方面得到继续发展。

  脱贫攻坚期间,怒江州共有10万群众搬出大山、迁入城镇,开启了新生活。易地扶贫搬迁从根本上解决了“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让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要做好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对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而言,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拿出实打实的措施。

  对此,怒江州建立健全了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实施常态化预警监测,做到遇困即扶,动态清零。同时,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坚持开展各类教育培训工作,让搬迁群众通过提升技能提高收入,收获幸福感。

  从以前摆摊卖茶叶,到如今开网店、搞直播,脱贫后妇女群众的观念发生了大变化。今年5月19日,正在州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接受网络营销技能培训的福贡县老姆登村村民周玉元感慨:“男人们外出务工赚钱,女人们在家也不能闲着,这样的技能培训正合我们的心意。”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