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发挥农业信贷担保支农作用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日期 : 2021年06月04日 9:59:59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一、倾情服务三农,农担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建立全国农担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统揽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新形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常态下财政支农机制的创新实践。成立5年来,在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会等有关部门的悉心指导及各有关合作机构的大力支持下,始终把解决三农领域“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己任,积极拓展农担业务,持续放大政策效能。

  一是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全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国家农业产业政策方向,加强政策衔接和落实,统筹配置担保资源,做到国家的支农政策推进到哪里,农担的服务就跟进到哪里。

  二是持续深化银担合作,助力解决农业农村融资难题。持续深化银担合作,国家农担公司与邮储、农行等17家全国性银行建立“总对总”战略合作关系,33家省级农担公司还与1000余家地方性商业银行及农村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共同开发出一系列贴近农民、符合农业生产特征的信贷担保产品。

  三是积极推动业务发展,农担政策效能持续释放。基本建成“上下联动、紧密可控、运行高效”的“国家-省-市(县)”三级服务体系。全体系县市级自有分支机构已达969家,业务范围覆盖了全国2616个、95%的县,覆盖了1684个、99%的农业大县。农担业务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1年3月末,在保项目82万个,在保余额达到2413亿元,涉农担保贷款行业占比超过50%,相较于净资产的放大倍数达到了3.8倍,远超2019年行业1.6倍的平均水平;2020年,全体系平均担保费率下降至0.7%左右,远低于行业3%平均水平,平均综合融资成本仅为6.2%左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得贷款更加快捷、更加容易。落实脱贫攻坚、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粮食和生猪生产等各项支农政策坚实有力。截至2021年3月末,农担业务已覆盖728个国家级脱贫县。2020年至今,全体系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减免担保费超9亿元。2018年至今,粮食种植累计担保超820亿元,相当于支持了2亿亩的粮食种植;生猪累计担保达220亿元,相当于支持了2500万头生猪养殖。

  

  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切实发挥政策性农担职能作用

  一是高标准规划体系发展路径。加强全国农担体系发展战略研究,科学谋划体系未来5年发展规划。二是高站位制定体系指导意见。研究制定《关于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促进全国农担体系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引领和指导全体系紧紧围绕国家农业发展政策和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大力提升农担服务水平。三是高质量推进体系转型升级。强化体系服务职能,整合多种支农资源,加强国家支农政策衔接,指导和引领各省级农担公司深度契合各级政府支农目标,持续放大政策效能。

  

  三、立足新发展阶段,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一是围绕政府支农目标,持续深化政担合作。5年过渡期内全国农担体系要扩大对脱贫县的担保业务,继续支持脱贫县产业发展。持续做大担保业务规模,突出对粮食、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担保支持。做好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服务支持。围绕农业农村部门重点支持的产业集群、仓储冷链等,开发专项担保产品,支持打造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链。为支持大学生、农村青年、退役军人扎根农村干事创业提供有力的担保支持。以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工具为依托,推动形成助力乡村振兴的“金融生态圈”。

  二是围绕农村金融服务痛点难点,加强银担信息共享与合作。各省级农担公司要不断深化银担合作,联合开发更多免抵押、低利率、可持续的普惠金融产品;要加强与银行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开发适应数字化转型的担保贷款产品、业务模式。

  三是围绕数字化转型战略部署,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据整合。国家农担公司按照“业务信息化”“风控数据化”两步走的工作基调,统筹推进全国农担体系数字化转型。各省级农担公司要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对于提升农担风险管理能力、促进担保业务快速上量的重要意义,把数字化转型作为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抓紧抓好。

  本版文字由农业农村部计划财务司整理提供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