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动态 >> 正文

“拼出好丰景” ——两千万网友在线观看“科技多美味”背后的故事

日期 : 2022年09月29日 8:55:25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拼出好丰景”

  

  北京昌平第5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现场,来自全国六大产区的360斤苹果,组成“庆丰收 迎盛会”几个大字,吸引观众驻足“打卡”。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戴军 摄

  秋色转眼即浓,从江南到漠北,从平原到丘陵,金的稻谷、黄的玉米、橙的柑橘、红的辣椒,正绘就着一幅浓墨重彩的丰收画卷。每一次的丰收都并非轻而易举,从去年北方罕见秋雨秋汛到今年的南方局部高温干旱,良种和良田稳住了基础,科技和服务抢回了产量。

  农业科研为每一次的丰收铺垫着基石,增强了国民吃上更多中国好粮的底气和信心。中国农科院的健康燕麦、云南农科院的美味土豆、比“大盘鸡”还好吃的新疆辣椒、从“国信一号”上现捕直供的大黄鱼、具有冰淇淋口感的“烟薯25”……无数“高科技”美食正因为电商的发掘变身“网红”,从试验地走向大市场。

  为庆祝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9月23日,作为今年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承办单位之一的拼多多受邀参与了北京、成都两大主会场的庆祝活动,并于当天晚上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园,举办兼具“含农量”及“含技量”的“拼出好丰景·科技多美味”专场直播活动,讲述“学霸美食”背后的科技故事。据悉,这场“美食与科技”的组合吸引了近两千万网友在线观看。

  “我们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中国农业的最新科研成果,支持更多年轻人以老一辈农学家为榜样,以农业为事业,加快推动农科创新从试验地走向大市场,激励更多农业学者带来农业科研的‘丰收’喜报。”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

  

  试验地美食变身网红农货

  过去,科技成果与被市场接受的商品之间往往横亘着一条技术落地的鸿沟,而今,填平“沟壑”的路径正变得越来越多,更多“科技美食”正在变为现实。

  “农业学子进入校门,迎接你的可能是成片的麦穗。路边采的不是花,而是水果。路上还会遇到学长,护送价值上百万元的猪到实验室。”这场直播在云南农大丁同学的招生“加”章中迎来第一波小高潮。此前,他因策划招生“减”章而被广大网友熟悉和喜爱。

  “很多人了解云南的鲜花和菌子,可云南的土豆那么好,知道的人为什么那么少呢?”从丁同学的“吐槽”开始,直播带领网友开启了一场科技美食之旅。

  “中国农科院的燕麦片,过去一直作为减脂的食品在销售,靠着北京市民口口相传,大家到门市部排队购买,而且每人每天最多买5包。”北京特品降脂燕麦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鹏说,“近些年,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线上销售激增。目前,这款产品的线上占比已达到80%以上,消费人群主要是‘80后’和‘90后’的年轻女性。”

  而壹亩地瓜联合创始人刘朝丽则把甜过西瓜与荔枝的“烟薯25”带进了直播间。这是一个突破性的烤薯品种,因储藏过程中被老鼠咬了一口而受到烟台农科院专家的特别关注,最终历经十多年培育成功。与很多走出试验地就被遗忘的新品种不同,在新电商平台的助推下,自2016年始,“烟薯25”从线上火到线下,从“网红”变成“长红”。

  更多的科技美食正在变为现实。人工养殖大黄鱼过去难度很大,但从找到“开口食”开始,科学家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关关难过关关过;全球首艘深海养殖船“国信一号”将蓝色海洋变成了广阔的“鱼塘”,在海上牧鱼,一艘船的产量相当于一个查干湖。由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培育,受拼多多百亿农研专项支持的系列小麦新品种在高产、优质、抗病和耐热等方面表现优异,在本次农民丰收节展台上频频吸引嘉宾驻足。

  未来,还将有更多鲜味通过电商销往天南地北,抵达无数“吃货”们的餐桌。

  

  平台助力农研喜报频传

  从云南农大将红皮土豆不用任何添加剂加工成“网红”土豆片,辣椒中提取的辣椒红素被用于制作口红;到中国农科院燕麦片的“丑包装”直接实在地将“世壮(strong)”作为品牌,“国信一号”海上牧鱼将茫茫大海变成移动“鱼塘”;再到农学家开启“二倍速”种粮食,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主要作物的生长周期都成功实现减半,网友们纷纷感叹:“原来,国内的农业科技也正迎来‘丰收’”。

  除了这些如今就能上嘴的“科技美味”,这场科普直播还向屏幕前的广大观众展示了更多“储备”中的农业科技。

  比如,过去,在大田环境下,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等我国主要粮食作物通常需要120天才能成熟。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党委书记杨其长介绍,如今,在植物工厂通过精准调控种植环境与营养,60天就能收获。

  “粮食以前只能住平房,现在能住楼房了。在多层立体的条件下栽培粮食,产能能够达到陆地的20-30倍。未来,一亩地的产量可能达到几万斤甚至几万公斤,这为粮食安全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杨其长说。

  与之类似,一个月前,光明母港(上海)种业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及拼多多宣布联合启动第三届“多多农研科技大赛”。本次比赛的赛题是,参赛团队需在没有土壤与日照的条件下,精细调控温、光、水、肥、气,挑战两个月内,设计、优化智能算法,以更低能耗、更短时间,种出更高产量、更好品质的“水果生菜”。这场旨在变革传统农业生产形态,探索现代都市农业创新解决方案的比拼很快吸引了数十支国内外顶尖团队报名。

  直播的最后,网友跟着直播镜头来到了位于中国农科院内的植物工厂。在这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所长钱前培育的矮秆水稻“小薇”即将丰收。同样的“小薇”,还有一株正在我国空间站“天宫”的问天实验舱中茁壮成长。如果实验顺利,未来无论去月球还是火星,中国人的饭碗都能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小薇’远吗?远,远在天上。‘小薇’近吗?近,因而足够接地气。这无疑说明,越高的科技,其实正是为了越好地服务日常生活。”主播郭嘉宁说。

  “未来,我们将持续对高科技农产品及精深加工产品倾斜资源,以现实需求为导向,助力农产品优良品种及优质加工产品的培育、研发。”拼多多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台目前已上线“多多丰收馆”,并将在11月30日之前,累计投入50亿元平台惠农消费补贴,与全国各大农产品产区和近9亿平台消费者共庆丰收节。其中,农学家培育或研发的初级及精深加工农产品是补贴重点之一。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联系电话:010-59195210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