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旱垣建大棚 种出幸福果
日期 : 2020年08月04日 16:13:23来源 : 农民日报
左转,右转,左转,右转……翻过一道道山梁,数十座温室大棚星罗棋布于沟壑之间,明晃晃撞向眼帘。西曲河村到了。
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太谷区的西曲河村不仅没有河,而且缺水缺地多荒坡。在贫困户薛永明看来:“一年到头在地里‘刨’来‘刨’去,也‘刨’不出几个零花钱,日子恓惶得很。”
穷苦的西曲河人不甘心。昔日荒山难为田,除去坡坎变旱垣。干旱少雨倒逼西曲河人在旱垣温室大棚领域闯出了名堂,走出了一条致富路子。
如今的西曲河,荒山沟壑活了,村民腰包鼓了,集体收入多了。串串通红的小番茄,枝繁叶茂的香梨树……无不诉说着一个村庄的脱贫故事。
上荒山 绿旱垣
站在西曲河的山梁上俯瞰四周,散落在山梁间的现代化温室大棚闪闪发光,一箱箱红透的番茄正在装车,将销往太原、晋中等城市。
过去,西曲河可不是这般光景。
为了种地的事儿,西曲河村的老乡们没少发愁。
西曲河村地方不小,但地处丘陵和山区交汇处,自然耕种条件很差。
由于村内坡耕地坡度较大,每逢下大雨,洪水裹着土壤顺坡而下,不仅庄稼被冲得东倒西歪,地表的土和肥也全随着水流失了。当地农民吃够了水土流失的苦,称之为“三跑田”。
以村内八亩院地块为例。1000多亩的四荒地,在二轮承包时因耕种条件太差,被大伙儿推来推去愣是没人愿意要,成了弃耕地。
村民耕种难,增收不易,村集体无产业,增收同样不易,西曲河眼瞅着就要走入发展“死胡同”。
20世纪90年代末,镇政府从山东引进了设施蔬菜大棚技术,西曲河人仿佛看到了希望。转身一瞧,还是摊手犯难:大棚是有了,但全村都找不到几块能摆下大棚的平整地。
日子好不容易有了盼头,就这么放弃了?西曲河人不甘心。
贫穷不是光彩事,致富要有雄心志。
移棚上荒山,誓要绿旱垣!
背设备,引活水,换好土……黄土山梁上的汗滴,换来了一座座温室大棚在旱垣之上拔地而起。从“想到”到“得到”,西曲河人“做到”了。
多年来,旱垣温室大棚虽几经兴衰,但凭着旱垣温室大棚保温效果好、病虫害少等优势,加之乡亲们多年来的种植经验和技术,最终发展壮大成为主导产业。西曲河人终于能吃上饱饭了。
口袋也要鼓起来
肚子鼓起来还不够,口袋也得想办法鼓起来。
自建大棚虽简单易行,但硬币的另一面是效率不高、带动效果不强。要想真正脱贫致富,产业发展必须得有新突破。
大伙儿的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曾经的弃耕地块八亩院。怎样才能变废为宝呢?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吸引工商资本上山下乡,用科技改造荒山,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渐成为西曲河人的共识。
产业要发展,配套得先行。
荒山没路,西曲河人人上阵提篮扛锹,将田间路硬化率提高到80%;垣上缺水,西曲河人向上级申请、部分自筹,打出400米深井两眼,200米水井一眼……
种好梧桐树,自有金凤凰。2018年起,晋中本土企业田森集团集中流转土地500亩,其中耕地170亩、荒山荒坡330亩,西曲河村采用“合作社+企业”模式,合作社吸纳全村60%的村民,以集体土地入股,32栋现代化日光温室大棚在曾经的弃耕地上拔地而起。
“根是苗的嘴,水是肥的腿”。怎么用最勤快的“腿”,输送养分到作物“嘴”里?
“以前水浇地,现在水浇苗。以前作物吃‘套餐’,现在升级成‘自助餐’啦。”西曲河村党支部书记薛云生介绍,新建大棚采取水肥一体化技术,按土壤养分含量和作物种类的需求规律和特点,配兑肥液溶入灌溉用水,采用浅埋滴灌方式随水直接注入作物根区的土壤,实现随水追肥、水肥一体,以达到控肥增效的目的,节水率超过60%。
基础条件具备了,产品自然在市场上越来越“能打”。西曲河村生产的西红柿因绿色、健康、口感好,一直供不应求。
据西曲河村村委会主任麻吕新介绍,现如今村集体有租金,农民到合作社上班有薪金,西曲河村14户贫困户月收入超2500元,直接达到脱贫标准。目前,全村已发展设施蔬菜700多亩,70%的农户(80多户)从事这一产业,户均年收入突破5万元。
作为曾经的贫困户,大棚的建设给生活带来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薛永明最有发言权:“以前是钻到地里忙浇水,累得人够呛;现在只需要合上电闸就能站在地头看浇水。人变清闲了,大伙儿晚上都到广场跳大秧歌。”
金华苑、金源华能、富贵养殖、田森集团……一个个企业落户荒山。种葡萄、种香梨、育肉牛、养肥猪,多家企业在这里阴坡种树、阳坡建棚、猪牛上山、药茶进沟,地尽其用,昔日的荒山已经变为“金山”。
“现如今天天能吃上白米细粮”
西曲河村的番茄种植,只是太谷区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2016年,山西以全域化、全要素、全产业对太谷农业进行布局,将“山西农谷”作为农业的硅谷打造。挑起习近平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走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光明大道,是当下太谷人众志成城的目标。
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就指出,有机旱作是山西农业的一大传统技术特色,要坚持走有机旱作农业的路子。时隔3年,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山西,更是强调“山西农业的出路在于‘特’和‘优’”。
方向明,脚步稳,斗志昂。“我们要以有机旱作农业为突破口,把山西农谷建设成为农业创新的高地、科技的高地、人才的高地、开放的高地,也要建设成农村改革的先行区。”山西农谷党工委书记刘伟说。
目前,山西农谷已经承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等7个国字号试点,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7家,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15家。华为、阿里巴巴、大北农等8家行业领军企业先后落地,形成了13万亩蔬菜、13万亩苗木花卉、15万亩干鲜果和年产30万吨畜产品的产业规模。改革创新为田野注入满满的希望。
今年年初,晋中市推开了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的“五地一产”入市改革,以西曲河村为代表的村集体更加坚定了奋力前行的信心,上山下乡的企业消除了后顾之忧,企业投资信心更强了,村企合作更加顺畅。
7月的三晋大地,骄阳如火。薛永明轻轻推上浇水电闸,看着番茄“喝上了水”,满意地笑了。“吃了大半辈子粗粮,现如今天天能吃上白米细粮了,日子过得很知足,日子越过越好了!”
盘活一座山,带富一方人,富裕一个村。漫步在西曲河,曾经的荒山变成远近闻名的瓜果之乡。茫茫旱垣之上,香甜的不只是水果,还有乡亲们幸福的小康生活。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