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多彩产业 灿烂生活
日期 : 2020年08月04日 16:49:20来源 : 农民日报
“现在照明用的是电,喝的是自来水,吃着盐煎羊肉,喝着纯粮烧酒,呼吸的是新鲜空气,幸福指数很高。”山西省右玉县李达窑乡马头村村民李云生一边坚持植树,一边生态养殖。
“一年挣十多万元,守着家人过日子,幸福生活就像花一样。”黄花成为致富产业后,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村民郭忠英结束在外打工的日子,回乡种起了黄花。
“腰包鼓起来,有了零花钱,想吃啥就骑着电动车进城买。”岢岚县宋家沟村移民搬迁之后,发展起乡村旅游,村民亢秀莲从土窑洞搬进了贴着白瓷砖的新房,种地之余,她当上了村里清洁队的小队长,挣上了稳定工资。
7月的山西,山峦叠翠,万物勃发,记者走进三晋大地,聆听这方热土演绎出的小康故事,探寻乡间奔涌出的奋斗精神。
产业因绿而兴 生活因绿而富
儿时跟着父母种树,上学时老师带着植树,工作了单位组织植树,退休了坚持义务植树,右玉县76岁的王德功种了一辈子树。
为什么要种树?解放之初,地处毛乌素沙漠风口的右玉县风沙经常造访,年年春夏旱,生态十分脆弱。在王德功的记忆里,天是黄沙天,地是黄沙地。没有树,留不住土,右玉人“春种一坡,秋收一瓮。除去籽种,够吃一顿。”
为了吃饱饭,1949年,右玉县第一任县委书记张荣怀提出“要想风沙住,就得多栽树;要想家家富,每人十棵树”,带领全县干部、村民开始种树。之后的20任县委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完成“绿色接力”,右玉人把植树当成了“马拉松”。
20世纪80年代后,植树绿化有了成效。“炒鸡蛋烙油饼,白面疙瘩油炝葱。”这一顺口溜慢慢成为右玉人的生活写照。
如今,右玉满目葱郁,林木绿化率达到56%,从不毛之地蜕变成塞上绿洲。在右玉南山公园内,68岁的程文梅和老伴儿在14年前把家搬进园区,成了护林员,每月拿到3000元工资。老两口决意要守护好几代林业人用辛勤和汗水换来的“绿色财富”。
青山绿水为优质安全农产品涵养出生态净土,生态之绿正在着色右玉人的小康生活。
2002年,右玉县李达窑乡马头村村民李云生承包了马头山一万多亩沙土地,在这里植树造林。
“落叶松、油松、樟子松3000余亩,柠条4000亩、杏树近1000亩、杨树1000亩,马头山变成花果山。”李云生发展生态养殖,去年挣了20万元。
从2001年开始,图远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流转土地3500亩,建设高标准香葱种植基地,配套葱苗、喷灌等农田设施后,免费承包给贫困户,并提供技术,由村民负责有机种植,再以市场价格收购香葱。基地带动2000余农户增加收入1400多万元,户年均增收7000元。
刘家窑村村民刘凯承包了20亩香葱基地,忙活多半年,收入16万元。除了致富脱贫,他也为自己的香葱能出口到欧美而得意。
足不出村奔小康 幸福像花一样
在爷爷、父亲那辈人手里,黄花怎么也折腾不出个好日子来。传到郭忠英这代人,他毅然在年轻时选择外出打工。
郭忠英是大同市云州区唐家堡村村民。“种黄花是个辛苦活,特别是采摘的四十来天中,每天都要干上十好几个钟头。”他说,开花的黄花卖不上钱,只能顶着手电筒,从夜里忙到早晨。那时候家里一亩黄花,拉扯不了他的3个孩子。
就在郭忠英四处漂泊打零工的同时,村里的黄花成了产业、有了名声。
脱贫攻坚以来,大同市把黄花作为产业扶贫和“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来抓。政府规划、资金扶持、企业带动,“大同黄花”的品牌打响。作为主产区,云州区的黄花产业迎来春天。从2011年的3万亩发展到2019年的17万亩。
2005年,郭忠英回村一门心思种黄花,从最初的1亩地扩大到50多亩。鲜黄花的价格是一斤一块五六,而他“阴雨天卖新鲜的,天气好时,就把晚上摘的黄花蒸晒干,卖成品。虽然一天要比别人多干几个小时,但收入也要比别人多百分之五十。”
有了产量,借着名气,他去年通过黄花收入10多万元,还雇了20多个人进行采摘。因为黄花,他换了一种活法。
28年时间,杨旗做着一种营生:种黄花、卖黄花。起家时种植面积只有3亩多地,现在领办的合作社黄花面积已达到500亩。从最初的走街串巷提篮叫卖、拉货进内蒙古到现在品牌打响,他也从一个农民成长为山西省人大代表、当地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2011年,借着黄花产业的大好机遇,杨旗领着村里50多户贫困农民,流转土地500多亩,成立了黄花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有机黄花标准基地。由于黄花品质好,价格比普通加工的每斤高了4元,仅这一项就增收100多万元。
如今,黄花种植逐步规模化、标准化,加工产品多元化,产业链日益完善,已成为大同市的“致富花”。
住上贴瓷砖的新房 过上挣工资的生活
山西省忻州市岢岚县宋家沟村民亢秀莲是个能吃苦的女人。移民搬迁之前,村里只有一口水井,大家伙儿排队打水。夏天晒、冬天冷,她给公公婆婆挑了14年的水。两间泥墙砖窑,炕边就是灶台,每年过年时,她要用纸糊住烟熏过的墙面。
2010年,家里通了自来水,亢秀莲的肩膀松快下来。2014年,宋家沟村进行移民村改建,她一家六口从主街的两间老房搬进了村边带有小院的新房,新房吃住分开,贴着白色瓷砖的墙面再也不用纸糊了。
随着移民村的落成和乡村旅游发展,亢秀莲成了村里的清洁员,还是10个人的小队长,老伴儿周明则当上了护林员,老两口还管理着村公厕和澡堂,这项年收入可达7000元。
2016年前,清洁用的是手推车,“早上5点起床,清理完垃圾回来就8点了。”亢秀莲说,政府在乡村建设的持续投入,现在用上了脚蹬车,省力不少,一个小时就把活干好了。
如今,亢秀莲两口子一个月能拿到1900元的工资,加上17亩地的3万元年收入,3个儿子先后娶上了媳妇。
“以前的日子是,一个月吃玉米面,一个月吃莜面,偶尔能吃顿白面,腰包里很少有零花钱。”她说,“现在腰包鼓起来了,手头有了零花钱,想吃啥就骑着电动车进城买。”
去年,儿媳给周明则买了一套直播设备,老周时不时拿出来唱一会儿,小小的乐子成了爱好。亢秀莲不爱这些,但也不反对,她想的是用手里的零花钱给家里添置点吃的用的。在忙完之后,她会往城里跑串。
像他们一样,在宋家沟村“乡村旅游、大棚蔬菜、特色种养、经济林木、农产品加工”等脱贫产业兴起后,到2019年底,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8816元,村民搬迁后的生活越发有声有色、有滋有味。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