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湖北洪湖市:做到“早、准、实” 全力保粮安

日期 : 2020年08月21日 16:54:41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自6月8日入梅以来,我市已经连续遭受了7次较强降雨袭击。最大的降雨量是在7月5日,我市燕窝镇24小时降雨量达到510毫米,刷新了我市降雨量历史之最。”湖北省洪湖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代武秀告诉记者,近期受入梅强降雨影响,洪湖市农业生产面临外洪内涝的严峻形势,受灾惨重。截至7月15日,全市农作物受灾面积81.6万亩,绝收8.2万亩,预计农业损失达11.5亿元。

  “眼看着稻田都被淹了,农户着急,我们更着急!”代武秀告诉记者,洪湖市各级部门想农民群众之所想,急农民群众之所急。灾情发生后,各级各部门主动作为,科学决策,立足于“早、准、实”,全力以赴指导抗灾救灾复产,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早是应急响应“早”。面对暴雨,洪湖市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先后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和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专人值班,坚持一手抓防洪抗灾,一手抓生产自救,努力将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同时及时制定下发《洪湖市农业抗灾救灾技术指导意见》《暴雨灾害后水稻病虫害防治意见》等指导意见,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广泛宣传农业抗灾救灾措施。

  农时不等人,洪湖市积极落实“六抢”措施,通过抢收、抢排、抢管、抢修、抢调、抢种,及时组织生产自救。组织各类排水机械,努力创造条件进行自排,加快排水进度,为抗灾补救争取有利时机。

  准是服务指导“准”。面对灾情需要精准研判。洪湖市在科学分析灾情形势的基础上,组织调查摸底各地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种子、种苗的需求,及时制定抗灾措施,增强农民群众抗灾的信心和决心。

  灾情研判准,施策更要准。洪湖市根据作物种类、受淹时间、地理条件和农民种养习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行农业抗灾复产“五大策略”,即:对及时排涝的未成熟作物田块,实行“洗苗扶苗、适时追肥”;对受损较轻、根系尚存活力的水稻田块,实行“刈割再生”;对绝收的水稻田块,实行“早稻翻秋”;对绝收的旱地田块,实行改种生育期短、产量高的玉米;对受灾严重的低湖水田,实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做到一垸一策、一村一策、一田一策,确保绝收田块种满种足。

  精准施策离不开精准指导。灾情发生以来,洪湖市先后组织108名技术人员下乡进村入田,帮助受灾地区开展复产救助工作。同时加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开展病虫害普查220人次,发布病虫预报6期,确保防治责任到位、防治技术到位、防治处置到位。

  实是责任上肩“实”。洪湖市实行市领导和市抗灾救灾工作专班包乡镇,乡镇领导、农技人员、科技示范户包村组、市场主体和种田大户的三级抗灾救灾工作责任制,全力支持抗灾救灾。同时,加强农业农村部门与保险公司的配合,及时组织勘灾理赔,保障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等保险赔付,减少受灾损失。

  代武秀告诉记者,市政府在财力紧张的情况下,第一时间安排第一批农业救灾资金280万元,支持采购救灾种子、种苗。目前已将55万斤早稻翻秋种子、10万斤玉米种子免费发放给农户。后期,将根据农时季节陆续采购救灾种子,确保基本满足全市所有受灾农户的用种需求。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