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安徽庐江县:守住困难群众的“幸福底线”
日期 : 2020年07月28日 17:11:32来源 : 农民日报
“馒头熟了,准备出锅喽。”7月19日中午,笔者来到安徽省庐江县矾山镇双庙村王六三家,刚进门就听到厨房传出的欢快笑声。王六三正揭开锅盖,将摆满松软雪白、直冒热气大馍的笼屉一层层端下来。
矾山镇副镇长朱参政介绍说,王六三是双庙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夫妻二人身体不太好,不能干重体力活,全家守着几分薄地,平时靠在本村打点零工维持生计,供一双儿女上学,生活十分拮据。“最困难的时候,家里连买油盐的钱都没有。”提起往事,王六三皱起了眉头。
村里为王六三一家4口办理了低保,算是解决了全家人的温饱问题。
“虽然政府兜底帮扶我们,但我们还是要想办法自己挣钱。除了重活,我什么都能干。”在镇村干部的帮扶下,王六三学会了蒸馍技术,并利用扶贫小额贷款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家庭作坊。
“现在一天能卖300多个大馍,毛利在100元左右。”2017年底,王六三主动申请自愿脱贫,“我现在能靠自己双手致富了,救急的钱应该让给更需要的人。”他的话语中透露出浓浓的幸福感、自豪感。
家住矾山镇石峡村的低保户钱英兰,一家人过着平平淡淡的生活。今年3月,丈夫因病不幸去世,家里一下子没有了主要的经济来源。
在今年4月排查中,镇民政所将钱英兰家庭纳入兜底保障,每月享受1157元保障金,还对她上大学的儿子进行教育扶持,重新燃起他们生活的希望,也及时解决了致贫风险问题。
“要不是靠着党的好政策,真不知道我家的日子怎么挺得过来。”钱英兰说。
对于现年63岁的矾山镇刘墩社区刘同青来说:“年轻的时候能自己养活自己,可是老了不能动了,该怎么过啊。”由于家境贫寒,刘同青一直孤身一人。随着年龄增长,干活越来越困难。为了让他安度晚年,村里帮刘同青办理了低保、五保,还给他安排了村级保洁员的公益岗位。
“镇政府和居委会正在协助我办理手续哩,从下个月起,我就要到敬老院居住了。”刘同青那张洋溢着笑容的脸上,写满了自足和幸福,“社保兜底政策解除了我的后顾之忧,让我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
如今,庐江县日益完善的兜底保障政策,让越来越多低保户看到了生活的希望,鼓足了脱贫的信心。
陪同的庐江县民政局党组成员王海霞介绍,庐江始终突出脱贫攻坚社保兜底工作,按照兜住收入水平、兜准救助对象、兜实保障待遇和兜牢民生底线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体系,精准实施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和临时救助等保障性扶贫措施,扎实做好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同时,庐江县加强对未脱贫人口和收入不稳定、持续增收能力较弱、返贫风险较高人口的监测预警,将符合条件的未脱贫户、脱贫监测户、边缘户“三类人群”纳入兜底保障,推动社会救助兜底保障立体式、无缝隙、全覆盖。
截至目前,庐江县共纳入民政兜底保障贫困户1.5万户2.35万余人,做到了“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应兜尽兜”。今年上半年,全县累计发放农村低保金1.1亿元。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越是最后关头,任务越艰巨、越繁重。”庐江县民政局局长张保表示,接下来,庐江县将不断创新思路方法,尽力发挥社会救助在脱贫攻坚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切实增强困难群众抵抗风险的能力,托起他们的“幸福底线”,让困难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更高的满意度。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