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治”出乡村新活力
日期 : 2020年06月05日 10:36:38来源 : 农民日报
入夏以来,一到周末,在辽宁省沈阳市于洪区马三家街道边台村的富成生态园里,大批城里人前来采摘时令水果。前阵子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而不太景气的生态园恢复了生机。
边台村地处风景优美的沈阳蒲河生态廊道,边台村党支部书记贾伏成向记者介绍了村里情况:“村里成立了蔬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村民手中统一流转了1000亩地发展效益高的设施农业,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村里去年进行了自来水和厕所的改造,基础设施逐渐完善,现在家家户户又接上了燃气,百姓的生活越来越舒心。”
沈阳是工业大市,也是农业大市。沈阳的城镇化率虽达80%,但是县域面积占到七成以上,大部分还属于农村地区。
一个工业之城如何进行乡村治理?沈阳市统筹城乡发展,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向村镇延伸,建立县级领导干部和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包村制度;充实人居环境整治、宅基地管理、集体资产管理、民生保障、社会服务工作力量;推进乡镇职能转变,实现“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增强村级组织为村民服务的能力。
沈阳市委农办负责人说,通过抓环境整治、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并坚持内外兼修,推动农村外在“颜值”和内在“气质”实现再提升。
环境整治改善农村整体面貌,提升乡村外在“颜值”
“出门就是水泥路,村里栽了风景树。路灯用上太阳能,取暖使上节能炉……”法库县依牛堡镇西拉马河村的村民对村里的环境改造十分满意。西拉马河村以前一到雨天群众出行困难,村屯环境脏乱差,2016年村“两委”班子多次开会研究,并经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动用村集体资金作为配套资金,进行了环境整治。
西拉马河村党支部书记高志勇向记者介绍:“我们先后修了6000多米长的水泥路,安装路灯134盏,砌文化墙1万余米,巷路栽植果树、风景树5000余棵,利用废弃坑塘修建垃圾堆放点一处,安放便民垃圾箱24个,做到常态化保洁。”
目前,村里有大小垃圾清运车4台,垃圾清运工12人,实现了人居环境整洁、街道宽敞明亮、绿树成荫。经过5年的努力,现在的西拉马河村变得风景秀丽、环境优美、群众安居乐业。
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街道大丁村在人居环境治理中,全民动员、齐抓共管,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工作格局,呈现出生活富裕、村容优美、文明和谐的喜人局面。
村里的保洁员张雪说,针对农村垃圾分类难、有毒有害垃圾回收难的问题,村里开展了“福分”兑换试点工作,凡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定点存放农药瓶、废旧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的村民,均可积累不同“福分”,每季度按积累的“福分”兑换一定数量的生活用品,受到广大村民的欢迎。
沈阳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2019年全市1523个村完成“三清一改”,清理垃圾40余万吨,整洁村达标率100%。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率88.6%,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建成美丽示范村135个,新编村庄规划135个,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试点1346个,完成改厕22142户,新建污水处理设施92处,治理黑臭水体101处,整治河流57条,硬化村内道路210公里,新装路灯4530盏,建设“四好农村路”1004.6公里。
沈阳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沈阳以疫情防控为切入点,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开展“三清一改”,引导农民改变生产生活方式。创建135个第二批省级美丽示范村,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加强乡村风貌整体管控,实现美丽乡村村庄规划、生活垃圾分类示范、道路硬化亮化全覆盖。开展10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清淤疏浚村屯河流68条,建设特色精品示范村10个,实施软硬覆盖等工程。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完成改厕6.5万户,完善改厕后续使用维护和粪便处理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污水处理与户厕建设一体化运行模式,年内治理黑臭水体50处。逐步建立垃圾储运、污水处理等长效管理机制。
党建引领走出党群共治新路,提升乡村内在“气质”
今年春耕时期,康平县张强镇官宝村的村民黄树森却不慌不忙,既没有买稻种,也没有买化肥,土地的墒情好不好他压根没有去看。他告诉记者:“村里以‘支部+公司+农户’模式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加工与销售,形成产业链条。官宝农业服务中心春季统一购买水稻种子,聘请技术人员全程指导种植,秋季以高于市场的价格按照订单回收。”
官宝村党支部书记郎宝昌向记者介绍:“2018年,官宝村党支部通过民主议事程序,由村‘两委’成员牵头、党员带头,成立了官宝农业服务中心发展水稻种植,实现了统一品种、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销售。官宝村拥有4000亩水稻高效农业种植基地,辐射带动周边乡镇种植水稻1万亩。”
官宝村党支部连续开展移风易俗、中华传统美德活动。村里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扫黄打非联络点”,建立了红白理事会、禁赌会、老年说合团等群众组织。组织志愿者加大宣传力度,引导村民转变陈旧观念,补足了村里社会治理中存在的短板和缺陷,倡导了文明、健康、科学的精神文明新风。
康平县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康平县加强村(社区)综合服务建设。将设岗定责、为民服务全程代理等工作融入网格化管理工作中来,切实增强了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在实际工作中,重点完善了“首问负责、一站通办、全科服务”工作机制,着力打造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升级版”,推行“最多跑一次”,畅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去年以来,累计接待群众1.6万余人次,代理员承办事项8645件,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均为100%。
乡村治理的难点还在于人的管理。新民市陶家屯镇兰旗堡子村充分发挥党员的作用,通过村干部包组、党员包户的形式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村党支部书记贾兆成说他们党员包户与一般村党员包户不同,不是按照居住的远近划分,而是按照与党员关系的远近来划分,包户的大多是党员的亲戚与朋友,这样更便于开展工作。近年来,村里没有一起上访的,有什么矛盾大多在村里就解决了。村里成立了一支由八九个老党员组成的环保队伍,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得到群众的称赞。
党支部有没有号召力,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就能充分体现出来。辽中区潘家堡镇于家台村在其他村没开始行动的情况下,从正月初二就开始在村里设卡查岗,有300多名村民主动报名值班。村党支部书记佟亮告诉记者:“疫情防控开始后,党员群众自愿捐款8.4万元用于防疫,村里没要。他们又购买了面条、饮料、糕点等物资,现在还剩下很多。”
65岁的沈北新区黄家街道拉塔湖村党支部书记马喜军,一马当先、冲锋在前,他和村“两委”干部从春节开始一天未歇,一直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拉塔湖村80岁的老党员杨纯芳、慈秀兰夫妇主动拒绝了儿女为其祝寿,并带动全村两名66岁老人、3名70岁老人和两名80岁老人取消了祝寿宴会。
沈北新区充分发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的关键性作用,迅速建立重大事件响应体系,实行严厉的联防联控措施。并把党员队伍作为闯难关、啃“硬骨头”的先锋队,作为疫情防控一线的主力军,哪里有险情、灾情,哪里最困难、最艰苦,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
沈阳的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去年沈北新区获批国家级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区,沈北孟家台等4个村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41个村镇获评国家和省文明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明显加强,排查整顿软弱涣散村党组织198个,累计清理有问题村干部263名,已全部补齐配强。在沈阳农业大学专题培训村党支部书记283名,选派233名干部到69个乡镇工作。打掉涉黑涉恶组织12个,“一村一警”覆盖1472个行政村。
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
3月8日,沈阳市辽中区刘二堡镇东高村微商城正式上线,2000斤草莓从9点开始抢单,不到一小时就被抢光。东高村自完成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成立了东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向村干部领办的菁莓久旺果蔬专业合作社投入50万元,从村民手中流转90亩的土地建立了一期草莓温室大棚。看到效益这么好,村民纷纷要求入股正在建设的二期草莓大棚。
东高村党支部书记程荣凯原在外面做买卖,2016年9月回村担任支部书记,他认为要把村子治理好,首先支部书记要自身过硬,有能力带领大家致富,对村子的管理不能完全照搬政府的管理模式,要以“政府+企业”的模式来管理。村集体的财力壮大了,才有能力把村子建得更好,为村民提供更好、更多的服务。
沈阳185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沈北新区、大东区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展文化旅游、住房租赁试点取得突破。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升级为省级平台,成交额6.6亿元,于洪、辽中等9个分中心和办事处挂牌运转。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进展顺利,为下一步的乡村治理与基础设施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019年,沈阳市优先投入“三农”资金124.3亿元,其中省级以上57.9亿元、市级35亿元、区县(市)级31.4亿元,保障扶贫、环境和产业等民生和发展支出,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沈阳农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民福祉不断改善。2019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长7.5%,增幅超过城镇居民0.5个百分点。改造农村薄弱学校103所。转移就业4.41万人。全面启动城乡医保整合。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改造农村电网640公里。完成村内道路293公里。新建改造12.5万人饮水安全设施。
“为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市里提出建立村‘两委’班子成员县级联审和滚动排查机制,落实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养老、医疗保险等待遇,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整体优化提升。这下我们村支部书记的干劲更足了。”康平县西关乡罗家屯村支部书记刘付带领村民一点点干,修村路、建大棚,成立了手工艺品厂,把罗家屯村从一个贫穷落后村建成富裕文明的新农村。
对标中央一号文件,沈阳市出台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补齐农村发展短板。在加强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上,积极争取国家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创建。新改建及维修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改造农村电网230公里。完善农村通信基础设施,农户入户带宽达到50Mbps以上。
在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上,全面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制定“十四五”中小学布局规划,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达到90%。强化控辍保学,加强随迁子女等特殊群体入学保障。大力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实现“一乡一园”。加大职业学校在农村的招生规模。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推进教师“县管校聘”改革。
强化农村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建设乡镇标准化卫生院112个,改造村卫生室,推进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消除医疗服务空白点。实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深入开展“大病不出县”试点。积极选派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参加全科转岗实践培训,每个乡镇卫生院至少配备一名全科医生。盘活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现有编制资源,乡镇卫生院可优先聘用符合条件的村医。
沈阳市抓实举措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各级党委、农业农村部门要统筹谋划,坚持一体化推进,推动政策集成,推动构建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长效机制。市直各部门要积极推进财政投入、金融信贷、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才资源等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