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把最好的与你分享 ——缙云优势产业南江落地生根记
日期 : 2020年06月03日 11:9:1来源 : 农民日报
在国家东西部协作扶贫背景下,浙江省缙云县对口帮扶四川省南江县,缙云将自己几大优势产业移植南江,有效带动了南江县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3年来,缙云县对南江县共投入帮扶资金1.1亿元,其中产业扶贫资金高达8700余万元,除了对南江县黄羊、金银花、茶叶、核桃等主导产业进行扶持壮大外,缙云县茭白、杨梅、雷竹、烧饼等优势产业在南江落地生根,并成功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效果凸显。
2019年7月,南江县代表四川省2018年脱贫摘帽县顺利接受国家抽检考核,缙云-南江东西部协作扶贫“红黄白(杨梅、烧饼、茭白)三色产业协作”得到考核组充分肯定。
转变观念种茭白,贫困户尝到了甜头
“2018年我们发动农民种茭白的时候,很多人问我,种出来卖给谁?”来自缙云县挂职南江县委常委、副县长的汤碧荣说,“他们观念落后,认为种水稻还可以自己吃,种茭白卖不了只有扔。根据我们的经验,茭白是很抢手的蔬菜,哪里还有卖不了扔的!”
于是,双方政府组织了一批南江农民尤其是贫困户到缙云县茭白基地实地考察。“经过参观学习,我认为种茭白确实是个好产业!”长赤镇莲池村贫困户刘昌国说,回来后,当年他就试种了2亩,卖了1万多元,2019年,他一下子种了4亩,卖了2.2万元。
长赤镇永兴村贫困户马显福2018年也试种了10亩茭白,卖了6万余元,尝到甜头儿后,他说服两个在外务工的老乡回来一起成立公司,使用东西部协作扶贫项目资金于2019年种了200亩茭白,同时吸纳了38名贫困群众和残疾人入园务工。
具有20多年种植经验的缙云援助南江技术人员李德鹏,长期驻扎在长赤镇,手把手地教农民种植技术。“当地农民所用复合肥肥效低,种出来的茭白长不高,卖不上好价钱,后来改用从浙江运过来的肥料,再后来根据所需向肥料厂定制,茭白品质一下就提升上来了。”
为了给农民鼓劲,汤碧荣几乎每周都要到田间地头,询问种植情况。为了彻底打消农民有关产品销售的顾虑,他不止一次到成都、重庆等地蔬菜批发市场推介南江茭白,结果与成都濛阳蔬菜批发市场达成产品供销协议。由此,汤碧荣得了个“茭白县长”的雅号。
截至目前,南江县共有6个乡镇31个基地种植茭白,总面积达3000余亩,“我们的目标是发展到1万亩,并向邻近县市扩展。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川东北一带种出来的茭白品质比缙云的还好!在缙云亩产值可达到2万元以上,这里也不应低于这个水平。”汤碧荣说。
对口帮扶传技术,红光杨梅“吐了气”
红光镇黑池村原有一块300亩的杨梅园,因长期疏于管理,园里杂草荆棘丛生,杨梅树密度又太大,光照、透风都不好,而且杨梅树又得了白腐病、根瘤病等疾病,“我来的时候就死了1/3,如果晚来两年,全园都会死光的。”缙云杨梅师傅何志忠痛心地说。
何志忠采取的诊治办法是,先把过密的树移出去,每亩只保留25株,然后把病枝或者快枯死的植株锯掉,同时针对相关病症对症下药,并根据土壤成分进行配方施肥,通过一番救治,300亩老园子起死回生了,去年杨梅卖了60万元,比上一年还多卖出50%。
“今年老园子长势很好,像这么大的树一株产200斤没问题,一亩产量可达5000斤,以每斤5元计算,亩产值也能达到2.5万元,而实际市场上的杨梅价格更高!可想而知这个产业的前景是很好的!”何志忠说。因此,缙云县也把杨梅作为一个重要的帮扶项目。
缙云县共投入1300万元,通过补助种苗和肥料的手段,配合“花果红光”小镇项目,红光镇杨梅产业园扩展到6000亩。一些项目村采用以种代管的方式,在新植园中套种了1600余亩金丝皇菊,去年以每朵2元的价格纳入了缙云消费扶贫大礼包,共采购了60万朵。
缙云县还派出杨梅强镇舒洪镇、杨梅强村仁岸村与南江县红光镇、黑池村对口结对,几次邀请南江杨梅产业镇村干部、致富带头人到缙云参加杨梅采摘节,品尝浙江“最甜”杨梅,参观现代化杨梅园和杨梅深加工企业,不断提升杨梅科学管理水平和杨梅产业发展信心。
目前,南江县成功打造出南江“红光杨梅”品牌,而且“红光杨梅”6月20日前后方成熟,属于全国纬度最高成熟最晚的杨梅,面积也是四川最大的产业园区。成熟季节,成都、达州、重庆、西安、汉中等地游客将纷纷慕名前来,已投产的园区产品恐怕会供不应求。
荒山荒坡种雷笋,产业兴带动农旅兴
被称为“笋竹之王”的雷竹,在缙云县也是发展成熟的一大产业。“头年栽下去,第二年就出笋,每年只须施肥3次,成本约300元,丰产期亩产笋3000斤以上,按目前每斤5元计算,产值超过万元。所以,雷竹产业又被称为典型的短平快懒人产业。”汤碧荣说。
也因此,缙云县把雷竹产业作为引入南江帮扶脱贫的产业之一。雷竹适应性强,南江坡地、林地多,近年来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抛荒的荒坡地为雷竹产业提供了用武之地。在关路、杨坝、和平、红光等乡镇,从2018年到现在,迅速发展起6300余亩雷竹示范基地。
在和平镇和平村,去年栽下的200亩雷竹,如今新竹拔萃,好似一朵朵青云浮游在山间。业主吴玺说,他今年已经采了几百斤笋了,按照缙云技术指导员的要求,他每株留了3根,明年再每株留3根,达到每亩600-800株的密度后,后年便可进入丰产期全采笋了。
“在缙云,很多种植户在采笋结束后,用锯末或枯叶覆盖,不仅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效果,而且还能促使竹笋早日破土,比一般情况提早一个月,抢在春节前后上市,每斤价格可高达50元!一些种植户亩产值做到了8万元!我们在南江也可以这么做呀!”汤碧荣这么说。
日前,南江县在集州街道幸福村召开了全县雷竹产业推进现场会,该村村党支部书记王缸生说,他们正在全力打造“十里竹海”,发展雷竹1000亩,把“荒山”变“金山”,通过雷竹产业的发展,调整全村产业结构,巩固脱贫成效、带动乡村旅游,加快乡村振兴步伐。
“缙云烧饼”到南江,学会了就能开店
一张小小的烧饼,也能做成上亿元的大产业?这样的神话早已在“缙云烧饼”上变成了现实。
汤碧荣介绍,如今的“缙云烧饼”,已在7个国家和地区开店,年产值超过了22亿元。然而,这样的“好女”,缙云县也十分慷慨地让她远嫁四川南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了。
沙河镇贫困户张海艳拿到了“缙云烧饼”颁发的中级面点师证书,并获得开店授权,她的店逢赶集的日子每天至少要卖200个烧饼,一年下来,毛收入十余万元。不仅如此,每逢大假或者光雾山红叶节,她把烤桶搬到光雾山上,一个月就能赚到在沙河一年赚的钱。
为了让“缙云烧饼”做成现在的产业,形成名品牌,缙云县委、县政府颇费了一番功夫。“当初,有一些领导很是担心,把这个项目引到南江,会不会砸了我们的品牌?抢了我们的市场?我也是颇费了一番口舌劝说,最后还是对口扶贫的政治大局赢得了胜利。”汤碧荣说。
从2019年7月起,缙云县选派“缙云烧饼”师傅,自带设备到南江举办培训班,先后共举办了6期,共培训135人。
“缙云烧饼”师傅周亚君说:“别看一个小小的烧饼,其中技术含量很高的,这几年来,我们已经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的标准,丝毫不容马虎。”学员培训后经过考试,可以拿初、中、高级证书,一般来讲,高级证书获得者才能授权开店。
为鼓励创业,南江县出台了贫困户“缙云烧饼”创业奖励政策,给予开店创业的贫困户1万-3万元奖励。
如今,在南江成功开店的约10人,52人经培训获得就业。一些“缙云烧饼”夫妻店、姐妹店、婆媳店很受热捧。天池镇的贫困户李云舟因母亲瘫痪不能外出务工,通过“缙云烧饼”培训、资金支持,成功开店实现了在家门口创业,并带动贫困户就业。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