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节水小麦:拧紧农业“水龙头”

日期 : 2020年06月28日 15:22:8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节水小麦:拧紧农业“水龙头”

  

  中国农科院位于北京市顺义区的实验基地,集中种植了我国最大规模的小麦抗旱耐热种质资源。 本报记者 李丽颖 摄

  

  编者按 小麦是夏粮主要作物,同时也是耗水较高的作物之一。近年来,针对小麦灌溉时间不合理、灌水次数偏多等造成水分利用效率不高的突出问题,我国育种家相继筛选出一批抗旱、耐热种质资源,培育一批节水小麦新品种,不断创新小麦节水抗旱种植模式,品种、技术齐上阵,实现了节水、增产两不误,取得了节本增效的良好效果,也为小麦育种提供了一个新方向。

  

  节水“本领”看品种 高产稳产是基础

  “河北省水资源极度匮乏,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的1/7。”河北省农技总站粮油科科长孟建告诉记者,由于可用水量远不能满足用水需求,每年超采地下水50亿立方米,多年地下水超采形成了大面积地下水漏斗,威胁着河北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我国粮食主产区,河北省冬小麦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3500万亩左右,而冬小麦生长季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6月上旬,是一年中最干旱的时期。每季小麦普遍亩灌溉定额200立方米,年灌溉用水70亿方,占到了河北省农业年用水量的一半。作为河北省农业灌溉用水最多的作物,小麦成了当之无愧的节水“担当”。如何解决缺水和用水的矛盾?

  “要节水,首先要在品种上下功夫。正常灌水情况下,产量相似的品种在节水‘本领’上可能差距很大,有的节水品种浇2水却可以达到常规品种浇3-4水的产量。”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节水抗旱育种专家、河北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郭进考道出了关键,品种节水“本领”的秘诀在于水分利用率的提升。“节水小麦叶片较窄较厚,以此减少蒸腾量,同时根系强壮发达,一般能扎进地下2、3米深,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土壤水分。”

  “用水量少了,但产量一定不能下降。”郭进考表示,节水小麦选育的基础还是稳产,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要同时兼顾,才能保障缺水地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河北省及时启动实施“冬小麦节水稳产配套技术推广”项目。根据抗旱节水性能、产量表现、抗逆性、适宜区域等,组织专家筛选出“石麦22”“邯6172”“衡观35”等一批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并向项目区推介,由农民根据当地条件和种植习惯自主选择。

  “10年前河北种小麦一季灌6-7次水,通过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的逐步推广,现在大体只浇2-3水,单产由曾经的200公斤涨到了400公斤,用水量少了一半,产量却翻了一番。”郭进考告诉记者,今年,节水小麦品种推广在河北省已经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据统计,目前河北省小麦总产量达到1400万吨以上,占全国小麦总产的11.2%,单产连续五年跨上400公斤台阶,居全国第二位。在这份成绩的背后,节水小麦功不可没。

  

  因地制宜重实效 “打包”推广提效益

  “在小麦生长的过程中,两个时期的浇水一定要跟上。”提到小麦生长过程中灌水的两个关键期,郭进考告诉记者,拔节期和抽穗期的水分供给对小麦穗数和穗粒数的影响很大,而这两个数值是决定产量高低的关键。“要实现小麦种植的节本增效,除了有好品种,还需要科学管理和节水技术的完善和普及。”

  良种还需良法配。要让品种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科学高效的种植技术、低成本且适用范围广的节水设备缺一不可。通过研究灌溉时期、播期播量、测墒灌溉梯度等对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河北省明确了小麦节水关键栽培技术措施,组装集成了节水小麦稳产栽培技术体系,目前累计示范面积达2999.87万亩。

  项目实施以来,在小麦面积减少90万亩的情况下,通过节水品种与技术体系的推广,河北省在种植面积和灌溉用水双减少的前提下,总产仍然稳定在280亿斤以上。

  在陕西,旱地小麦生产技术应用实行“打包”推广,成效显著。“陕西光热资源丰富,但旱灾频发,导致旱地小麦单产水平普遍不高。”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科长杨林告诉记者,陕西旱地小麦常年面积约600万亩,占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的40%,但由于气候干旱少雨常年亩产平均只有150-200公斤。

  针对播种质量不高、良种良法结合不紧密、农机农艺融合不深入、新技术推广渠道不畅等问题,陕西省历时7年开展旱地小麦节水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以全省农技推广体系为技术支撑和推广网络,推动了陕西旱地小麦的绿色发展。

  围绕半干旱、不饱和灌溉区域特点,陕西省创新了旱地小麦节水补灌增效新技术。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科长杨林表示,陕西多年多点开展灌期灌量等试验,筛选了机动性强、低成本、适用范围广的移动式小麦喷灌、滴灌节水设备,实现了旱地小麦关键生育期的定量补灌,为全省旱地小麦生产灾年稳产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要把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就要切实了解实际情况和农民需求。除了技术创新,陕西还针对不同区域技术差异、推广成本、农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因素,将抗旱品种、种植技术、节水设备搭配成套,集成了三种新的应用方式和技术模式。

  一是以节水补灌为重点,集“良种选用、宽幅播种、机械镇压、氮肥后移等”于一体的节水丰产综合技术,推荐以中麦175、西农928、中麦895等为主的优质丰产品种;二是以镇压提墒为重点,集“良种选用、机械镇压、免耕覆盖、生物抗旱等”于一体的抗旱丰产综合技术,推荐以西农928、铜麦6号等为主的抗旱节水品种;三是以蓄水保墒为重点,集“深耕深松、宽幅条播、秸秆还田、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于一体的抗旱稳产综合技术,推荐以晋麦47、长旱58为主的传统优质抗旱品种。

  通过应用方式的集成推广,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技术实用性和接受度明显提升。2013年至2017年,陕西省旱地小麦较同期同等地力田块增产60.00公斤,共增产粮食近两亿公斤,增产率达23.10%,总经济效益达约两亿元。

  

  创新推广“接地气” 打通“最后一公里”

  要把好技术应用到田间地头,就要有规模化示范基地和“接地气”的推广模式。

  在河北,小麦节水品种和相关技术的推广示范为全省节水共13亿方,在这背后,多方参与的推广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自2014年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小麦节水品种推广的意见》以来,全省在8个小麦主产市和67个产麦大县,研究集成并示范应用了以“节水品种、足墒播种、播后镇压、精准播量、减次灌溉”为主要内容的小麦节水稳产技术体系,创建了以“行政+科研+推广+企业+农户”五位一体的推广模式,全省小麦种植生育期内平均减少灌溉1-2次,为河北农业用水拧紧了“水龙头”。

  在陕西,为增加抗旱品种和技术推广力度,全省建立固定技术集成基地20个,全省集成示范项目累计推广面积354.58万亩,核心技术推广度达97.33%。

  为了把好品种好技术推广到田间地头,陕西省在构建“核心技术基地——万亩示范方——推广展示田”三级试验示范推广机制基础上,构建了“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集成、专家领军、项目带动等推广新模式,加速了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的三产融合,拓宽了技术服务领域,提高了技术到位率,加速了成果的转化和大面积应用。

  “这种模式充分调动了种粮主体的自身能动性,使他们乐于接受、自愿投入。”杨林表示,在新的推广模式下,新品种、新技术推广速度明显加快,有效推动了推广“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化解。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