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一鼓作气,迈过最后的关卡
日期 : 2020年06月15日 15:20:45来源 : 农民日报
越西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 资料图
最近两年,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越西县脱贫攻坚的步伐明显快了起来。从2019年年初发动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到当年9月易地扶贫搬迁城北集中安置小区顺利竣工,再到今年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工程的收尾,以及农林产业扶贫的不断推进,越西县的脱贫攻坚工作硕果累累。
显著的工作成效得益于越西县委、县政府近年来构建了稳固的脱贫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以及实施了产业扶贫项目的精准打法,由此,一场以特色产业为引领的现代化农业改革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在不断铺开。
距离打赢脱贫攻坚战已不足半年,作为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越西县持续发力不松劲,一鼓作气,向着最后的关卡挺进。
园区建设下功夫 辐射带动连片发展
越西县的特色农林产业具有一定优势,苹果、甜樱桃、贡椒等具有较高知名度,但是产业发展起步较晚,规模小,现代化程度低。
“我们紧紧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在园区建设上下功夫,‘对症下药’解难题。”越西县副县长代松说,近年来越西县委、县政府先后出台《越西县关于推进农林产业发展助力群众贫奔康的指导意见》等9个政策文件,积极探索出一条农林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目前,越西县启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7个,不仅能提高当地果农栽种技能,带动全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还充分解决了贫困户就地就近务工需求。
在大瑞镇瑞香村,越西县现代农业(苹果)融合发展示范园的建设大体成行,该园区规划面积3200亩,其中矮化密植苹果园2600亩,桃、草莓等特色水果600亩,计划总投资1.3亿元,分两期实施,今年年底建成。整个园区集休闲观光、农事体验、科技展示、科普教育、生产示范为一体,建成后将成为四川高原苹果产业示范样板。
据该园区主要负责人介绍,这里可日提供务工岗位80个以上,可解决周边贫困户5000人的务工需求。“以前我们自己种地收入很少,现在在园区务工,一个月就有2000多元收入,吃、穿不愁了。”在该园区务工的贫困户沙日五沙子说。
同时,越西县还通过资产收益扶贫模式,投入易地搬迁后续产业发展资金1.5亿元,参与4个农林产业园区建设,覆盖全县易地搬迁贫困户7000余户3万余人。今年3月底,城北社区的搬迁群众首次收益分红800余万元。并且,为了进一步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县里还配套建设扶贫制衣厂、特色手工业扶贫车间、农副产品扶贫交易中心、扶贫综合商业开发区等,预计今年6月底投产助农增收。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于引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越西县农业农村局局长罗热古介绍,越西县出台了《苹果、花椒产业种植建设项目奖补实施方案》和《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奖励扶持暂行办法》等政策文件,在项目、资金、政策上大力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发展。
去年,在扶贫资金扶持下,越西县朱大姐特色食品有限公司更新了生产线,实现了“鸟枪换炮”。这家县级加工龙头企业主要加工生产豆腐乳、萝卜干和豆豉,现在年生产量提升到120吨,年销售额达400余万元。该公司每年从当地农户手中收购豆类等原材料35万斤,带动贫困户336户,户均增收1000元左右。
有了政策的加持,县里一大批新型经营主体迅速成长起来。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省级示范合作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州级重点龙头企业5家、州级示范合作社9家、州级示范家庭农场9家,培育县级重点龙头企业19家。
优惠政策不仅要助力企业来带动农户,还要以奖励机制激励能人,发挥示范效应。苹果种植大户邓忠富去年在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专家的指导下,优化种植技术,每亩创收1万元以上。由于技术能力强,他被聘为苹果种植技术指导员,对所在片区范围内苹果种植农户进行技术指导,起到了很好的传帮带作用。
目前,县里共有43个像邓忠富这样的新型经营主体,申报了苹果产业示范奖补项目,种植面积达1万多亩,有力推动了特色主导产业发展。
构建带贫减贫机制 拓展群众增收渠道
产业扶贫的重点,是要实现产业发展与贫困人口的精准对接。越西县在“县、乡、村、户”四级产业发展中,都建立了有效的带贫减贫机制: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主要采用资产收益扶贫模式,乡级示范基地采用基础设施建设入股分红模式,村级产业园收益覆盖全体贫困户,产业到户项目使贫困户直接受益。
为解决村干部对产业发展不想干、不敢干、不会干的问题,越西县以村级脱贫奔康产业园项目建设为抓手,按照“部门主导、乡镇主责、驻村工作队主推、村户主体”的原则,采用单独建、联合建、飞地建等模式推动村级产业园建设,充分盘活了村级产业扶持基金,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增收。
申普乡果吉村地理位置偏远,交通极其不便,70%的村民为贫困户,大部分村民不懂汉语,且居住分散,发展村集体产业难度很大。2018年以来,在驻村工作队的推动下,村里发展跑山鸡养殖,并采用飞地建设模式打造1.6万只存栏规模的标准化蛋鸡养殖场,年销售额200余万元。2019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为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1000元。
截至目前,全县共建设189个村级脱贫奔康园项目,有176个贫困村产业园已通过验收,村集体经济获得显著增长。
“为了提升贫困户发展产业的内生动力,越西县重点抓产业到户项目,充分尊重贫困户本人意愿,自行确定产业发展方向,按照‘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先干先补、不干不补’的原则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县农业农村局产业股长吴元秋说,2019年县里对3484户、每户按照不超过5000元的标准进行补贴,成效明显。
目前,为了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和推进全县脱贫摘帽,越西县正开展实施“产业到户巩固提升”项目,给予每户不超过2000元的补助,扶持建档立卡贫困户、边缘易致贫户中有意愿且具备生产条件的群众,发展“短、平、快”的种植养殖业项目。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