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三变”改革为农民引来“致富泉水”
日期 : 2020年12月09日 14:55:15来源 : 农民日报
义县在高台子镇桑土营子村建设的辽西活畜交易中心。 资料图
10月30日,在辽宁省义县宏兴谷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院里,一袋袋谷子堆成了小山。第一年种谷子就喜获丰收,这让义县稍户营子镇蔡家屯村的农民喜笑颜开。
“村里以老村部做资产及壮大村集体经济的资金入股合作社,村民则以土地入股,村集体收入今年能达到5万元,合作社还给村民分红。通过‘三变’改革村集体有了收益,农民的收入也大大增加了。”蔡家屯村主任湛宝告诉记者。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农村“三变”改革是锦州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有效破解了农民增收渠道少、村集体经济弱等问题,激发出农民的内生动力。
义县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按照“联产联业、联股连心、变多股多、占多红多”的发展思路,不断完善股权联结机制,坚持“保底分红+收益分红”“固定分红+收益分红”的利益分配原则,把“三变”改革不断推向深入,取得了卓越成效。
筑巢引凤,激活资源
义县高台子镇桑土营子村有着多年养殖传统,在“三变”改革中该村成立了以村集体为主导、村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项目为龙头的辽西活畜交易互助合作社。
桑土营子村党支部书记韩松林说:“我们依托辽西活畜交易中心项目,抓住‘三变’改革契机,通过资产、土地和劳务入股形式,将村集体所有的辽西活畜交易中心资产和12家农户的劳力、23家农户的土地有机融合,并吸纳全村114户肉牛养殖户、周边65名肉牛经纪人入社,将肉牛养殖、流通作为村内主导产业发展壮大。”
佟雷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也成了合作社的入股村民,“我家以前日子过得不咋地,我拿南山的土地入股了,然后买了几头牛,就像滚雪球似的,一年比一年多买几头。现在每年收入10多万块。”佟雷说。
位于义县大榆树堡镇东10公里处的大石头沟村,与北镇市隔山相望,这里山地多,森林面积大,鞍羊线从此穿过,交通便捷。村里有好几位喜欢根雕并从事根雕工艺的艺人,其中不乏从艺多年、手艺精湛的领头人。于是,该村充分利用独有的资源,成立了以集体为主导、村民为主体、产业为平台、股权为纽带的“木缘根艺雕刻专业合作社”。
村民王晓峰说:“咱们村委会以村文化广场入股,农民以老梨树根、奇石等原材料折价入股,同时注入扶贫资金入股。目前合作社有6名根雕老艺人以根雕工具及薪酬入股,合作社制作的根雕工艺品,通过订单、网络等方式进行销售。”
义县针对具有潜在自然资源优势的地区,通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合理利用、科学规划,资源得到了合理高效利用,资产得到了进一步优化配置。
入股分红,农民受益
“‘我的土地我自己种’,这是此前村民们的普遍想法。”湛宝说出了农民根深蒂固的老思想,同时村民对流转土地后的收入也心存疑虑。“村民刚开始的想法是啥?我土地流转到你合作社了,本金能不能保证?是不是真的能分红?能分多少?这些问题村民都很担心。”
面对这些问题,义县坚持搞好顶层设计,强化支撑保障,在推行“三变”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保底分红+收益分红”的利益分配原则,上马的产业必须保证老百姓的本金。
如何保证“变得好”?义县对参与“三变”改革的规模化产业项目,累计发放政策性资金补贴5416万元,引导对接4500万元信贷资金投入“三变”经营主体;加快补齐农村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为“三变”产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建设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维护各方合法权益;建立健全农民利益兜底保障机制,强化“三变”改革工作监管,防范各种风险,确保“三变”改革行稳致远。
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蔡家屯村,针对资源少、资金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社积极培训他们成为高素质农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素萍,现在不仅可以获得土地股权分红,还因为在合作社务工可以获得另外的劳务工资。她给记者算了算账:“我土地入股后,又在小米加工厂工作。现在收入一年两万多元,其中土地入股分红有五千多元,在小米加工厂工作挣四千多元,花生基地打工再挣一万多元。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通过“三变”改革,集聚各方资源,把资产和资金投入乡村,延长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促进一产“接二连三”向后延伸,犹如为农村农民引入一股源源不断的“致富泉水”。
一年多来,义县准确把握国家金融扶贫方面的利好政策,以金融活水助力“三变”改革,加大对规模化特色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对新发展的达到规模标准的高效田、经济林和养殖小区的经营主体,给予政策性资金补贴。2019年,农行义县支行等4家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扶贫贷款1.3亿元,全力推进金融扶贫。
巩固提升,夯实产业
活资源,兴产业,农民得实惠。义县聚粮屯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7万多亩,全镇种植结构进行了调整,村民改变了旧的耕作观念。聚粮屯镇的“三变”改革,是村村有特色,村村有项目,家家有干劲儿,人人肯争先。
聚粮屯村实施“公有制公司+村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地瓜230亩;李家台村土壤贫瘠、水源匮乏,通过土地集中到村社,投入到公有制公司,公司投入资金兴办了100亩育肥牛养殖场,预计年出栏200头;徐三家、羊圈子等12个村分别种植了甜菜、辣椒、药材等经济作物,运用不同的收益分红手段进行着“三变”改革。
铁河嘴子村地处医巫闾山西北麓,山青水秀。多年来,因为产业单一,一直是义县经济最薄弱的几个村之一。反复比较后,当地瞄准依山傍水的旅游资源优势,通过“民营企业+村集体+农民”的股份制经营,吸纳村集体的荒山、道路、土地、闲置幼儿园和村民的资金、土地、闲置房屋入股,投资600万元建成了乡村旅游项目“韩家大院”。
韩家大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建忠说:“2018年,借助‘三变’改革,依托‘韩家大院’组建了全员准股份制的义县韩家大院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我们村以120亩山地和烽火台旧址参股,同时带动村民以现金、房屋、菜地等资源入股,盘活了资产,扩充了旅游资源,为大院未来发展壮大注入了动力。”
该村7户闲置老屋被改造成乡村民宿,蜂蜜酒、果膏等23个系列产品被陆续开发出来。每到节假日,村口就会停满从沈阳、大连等地开来的旅游大巴车。体验养蜂过程、品尝蜂味美食,一个个铁河嘴子村特有的互动旅游项目深受城里游客的欢迎。短短两年时间,铁河嘴子村就摘掉了“空壳”村的帽子,村集体经济从负债30多万元,变成盈余30多万元。昔日人人出走的贫穷村,一下子变成了人人打卡的“网红”村。
经过两年多探索实践,“‘三变’高效农业模式”“‘三变’规模养殖模式”“‘三变’林果经济模式”“‘三变’产业融合模式”……一项项举措成了“三变”改革的“金字招牌”。锦州市120余万名农民整体增收近7亿元,带动199个贫困村整体摘帽,2.41万户、4.89万人彻底脱贫。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