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正文
脱贫之后劲不松 勠力同心谋振兴
日期 : 2020年12月09日 15:4:30来源 : 农民日报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群众永恒的追求,消除绝对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脱贫摘帽之后,接下来该怎么走?河南省平舆县把产业发展摆上突出位置,通过深入挖掘产业发展潜力,找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产业路径,实现农民稳定增收脱贫致富。
脱贫有良方:做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农业,千方百计拓宽增收渠道
发展产业是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2016年,平舆县抓住户外休闲产业从广东、浙江等地向内地转移的机遇,建设了户外休闲产业园区,吸引众多企业纷纷落户。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平舆县发展成为中部地区最大的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基地,产业年产值达21亿元,5000多名贫困户通过藤编“织”出幸福生活。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6个藤编示范乡镇、308个外协加工点,吸纳2.5万人就业,人均年务工收入超万元。
据介绍,平舆县已经集聚了52家户外休闲企业,并带动308个外协加工点,让大批留守妇女和老人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对在加工点务工的贫困户,政府每天额外补贴15元。
在双庙乡邢营村扶贫车间外协加工点,临近中午,十几位村民仍在忙碌。加工点负责人李文中2016年被精准识别为贫困户,村“两委”看李文中踏实肯干,便推荐他参加藤编经纪人培训。经过一周的培训,李文中回到村里大胆承包了政府出资修建的扶贫车间,带领着村民开展藤编。每件藤编成品他抽成10%,最多时加工厂里有50名员工。2019年,李文中家年收入达7万元,成功摘掉了“贫困帽”。
找对路子、拔掉“穷根”、看到希望,李文中的事业越干越红火,他又在平舆县城和新蔡县承包了两个藤编外协点。“在这里干活儿的大多是贫困户,而且很多是残疾人或老人,外出打工找不到工作。在这里干活儿,不仅挣到了钱,更获得了尊严。那几位手脚不便的残疾人,即使做起活儿来比较慢,但是只要来每天就有15元额外补贴。”李文中说。
走进李屯镇鑫芳农业种植基地,只见数百栋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里的西红柿开始进入成熟期,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西红柿。鑫芳农业工作人员宋伟杰告诉记者,公司通过“政府+龙头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方式,引导基地周边群众及贫困户进行西红柿标准化种植,并按保底价回收,每年给贫困户分红达1000余万元。
除此之外,平舆县还依托建筑防水、白芝麻、电商物流等产业,积极探索完善产业带贫模式。截至目前,全县10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从2017年的3.7万人降至5700余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82%。今年2月,平舆县正式脱贫摘帽。
“平舆县把培育扶贫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积极发展富农产业,全力做好产业扶贫,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全县上下要以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精准施策、逐项攻坚,完成好收官任务,坚决如期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平舆县委书记张怀德说。
防返贫有保障: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有效破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
2019年7月,平舆县19669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因病致贫的占50%以上,目前尚未脱贫的5000多户多是因病造成的。平舆县政协党组副书记胡炜介绍,平舆县积极创新“互联网+健康扶贫”模式,实现互联网与医疗服务深度融合,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有效地破解了因病致贫返贫的难题。
在平舆县卫生健康体育委员会的数据管理中心,记者看到平舆县“互联网+健康扶贫”巡诊服务监管平台,县、乡、村医生巡诊情况以及县级医生会诊等情况一目了然。平舆县卫健体委扶贫办负责人柳运华介绍,全县构建起的“一纵一横四个数据库”健康扶贫体系,打通了医疗资源壁垒,通过深度运用健康数据,让健康扶贫更加智慧、便捷和精准。
“一纵”即构建县、乡、村三级互联网诊疗平台,县建服务中心、乡镇设服务站、村建服务点;“一横”即实施县域内就诊“一卡通”,群众在县内任何一家医疗结构使用身份证或医保卡就能挂号就诊、检查检验、信息查询等;“四个数据库”即建立完善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库、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数据库、医生信息数据库和慢病人群数据库。其中,健康扶贫动态管理数据库包含全县建档立卡因病致贫返贫人员基本信息、病种信息、治疗方案等,确保精准到人、精准到病。
日前,记者在东皇街道张庙村采访时,恰巧遇到冒雨到脱贫户郭军华家巡诊的东皇街道卫生院医生代宇霞。只见她打开随身携带的药箱,拿出医疗器械熟练地给郭军华测量体温、血压、血糖。而类似的贫困患者,代宇霞签约了50多户,每两个月就要全部巡诊一次。
运用互联网让健康扶贫更精准,而创新签约巡诊则让健康扶贫更暖心。据了解,平舆县成立由298名县医、129名乡医和528名村医组成的巡诊队伍,签约帮扶贫困群众。柳运华说:“每名贫困户按病种、区域等,分别结对签约一名县医、一名乡医和一名村医。签约医生提供康复咨询、体检、访视等服务。村医每月上门巡诊一次,乡医每两个月巡诊一次,县医组成团队分病种半年深入农村巡诊一次。”
截至目前,平舆县通过互联网分级诊疗平台已为贫困户患者累计会诊6.54万人次,县乡村医生走村入户巡诊141.1万人次,2019年因病致贫返贫的10626户26861人实现脱贫。
乡村振兴有路径:三产融合正当时,农旅发展实现村美民富
“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平舆县是中国白芝麻种植第一大县。目前,全县白芝麻种植面积达40万亩,年产量5万吨,全产业主营收入达到十几亿元。依托白芝麻产业优势,平舆县全力打造蓝天芝麻小镇这个三产融合发展的田园综合体,让芝麻小镇朝着农田田园化、产业融合化、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全力迈进。
占地8000亩的芝麻小镇,通过探索村企合一组织架构,组织引导村民通过土地流转、入股参社、自主创业、就地务工等形式参与共建共享,采取资产收益、创业就业、金融扶持、股份帮扶等多种模式带动村民脱贫致富,实现了社会资金注入、企业化运营、农民广泛受益。
据了解,芝麻小镇的建设实现了三产融合,其中一产为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包括白芝麻、有机瓜菜、特色林果种植基地,目前已吸纳1500多人来园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二产为建设芝麻产业集聚区,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白芝麻生产加工基地,带动800余人就业;三产则是通过芝麻文化展示、乡村民俗旅游和农耕文化体验等培育乡村旅游目的地,目前已建成芝麻文化博物馆、民俗村等,吸引了平舆县及周边众多游客前来观光。
记者来到芝麻小镇时天空乌云密布,即使天气不佳却仍有三五成群的游客撑着伞漫步在各个景点之间。东皇街道大王寨社区党支部书记冯伟正介绍:“芝麻小镇项目流转大王寨社区4500亩土地,村民以每年每亩1200元流转给企业,这样村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了,年轻人可以外出务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和妇女则可以在园区里就近务工。关键是,芝麻小镇的建设大大改善了村里的道路、电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现在村民生活在景区里,大大增加了幸福感。”
在平舆,一步一景的西洋店镇金沙湾田园综合体也是该县的乡村振兴新样板。以往,老湾村十年九淹、连年歉收,村民守着几亩薄田辛苦度日,很多人都以捡破烂为副业。2016年,为蹚出一条脱贫致富、乡村振兴的路径,老湾村引进了由本村人冯伟返乡投资的金沙湾田园综合体项目,在全村流转2000多亩洼地。截至目前,该项目已累计投资7000多万元,打造荷塘1000余亩,种植金丝皇菊300多亩,栽植垂柳、红枫等森林景观树900多亩,一座美丽宜居的新农村已呈现在村民眼前。如今,老湾村是“夏有荷花秋有菊,景观苗木四季绿”。绿树花海相映间,翻修一新的农家房屋错落有致,村庄道路干净平整,村民都道:“老湾村变了样!”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