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当前位置 : 首页 >> 培训体验 >> 新闻资讯 >> 头条新闻 >> 正文

仙女应无恙 当惊山村殊

日期 : 2020年11月09日 15:52:11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在山西省运城市垣曲县历山镇大山深处有个望仙村,因相传站在村里可以望见舜王坪上的仙女而得名。这个“世外桃源”曾长期是当地有名的贫困村。然而,通过脱贫攻坚摘掉贫困帽之后,村民们依靠勤劳的双手,依托合作社的带动,立足山区优势,发展有机种植、特色养殖、乡村旅游,从而巩固了脱贫成果,村民们走上了小康之路。

  

  穷则思变 向贫困开战

  望仙村12个居民组中,“山庄窝铺”居多,距离中心村最远的自然庄有7.5公里。20世纪80年代,为了便于区域管理,望仙由村变乡,是当时全县人口最少的乡。2002年,随着撤乡并镇,望仙由乡变村,成了历山镇的一个行政村。

  望仙距县城25公里,以前交通不便,后来修了盘山公路,也通了汽车。但信息闭塞,村民的观念陈旧落后,去一次望仙既费车、费油又费时间,客商很少去那里收购山货,当地的核桃、木耳、蜂蜜等农产品、土特产销路不畅,村民的收入也不高。因为贫穷,山村姑娘纷纷嫁到山下,山外姑娘不愿被娶进望仙,山里许多大龄青年只好男到女家落户,成了“上门女婿”。全村485户1306人,贫困户就达120户,涉及贫困人口398人。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后,望仙村“两委”班子提出要穷则思变,改变这里的落后面貌,县委宣传部和县科教局抽调精兵强将,作为帮扶工作队,进驻望仙村开展摸底调查,寻找贫困原因,以产业助推精准脱贫,帮助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策”,这个村最终在2019年5月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

  

  产业兴旺 以资源增收

  在脱贫之后,望仙村仍然抓住特色产业不放松,以资源促增收,让农民的收入“细水长流”。村民说:“我们住在山里,有丰富的野生资源,只要勤快肯吃苦,不愁挣不了钱。”每年从春到秋,村民总会上山采收木耳、猴头菌、羊肚菌等。这些野生菌类每年可采收5000公斤,收入100多万元。建档立卡贫困户石红伟夫妇长年累月上山采集连翘、黄芩、柴胡等各种野生中药材,有时一天可创收700元,仅采药年收入达6万元。在望仙村,经常到山上采收野生中药材的50多人中,贫困村民有20人,全村仅此一项年收入100多万元。50多岁的村民温建伟是个闲不住的勤快人,用采集药材得到的收入,供两个孩子上了大学,在县城买了楼房。

  “我们村还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五味子、党参、木瓜等中药材1000亩,发展丹参、柴胡药材基地500多亩,野生与种植两手抓,真正让农民实现‘靠山吃山’。”望仙村党支部书记赵言红胸有成竹地说。

  特色养殖是这个村增收的又一渠道。“我家饲养500头猪,有100多头每天早上赶到山上,傍晚回栏,这批家猪在山上吃的是野果、野草,喝的是山泉水,母猪与野猪杂交后繁殖的小猪肉质更好、价位更高,去年我家养猪共收入150万元。”养猪大户倪小勇高兴地说。

  青年农民王小红引进藏香猪,放在山上饲养100余头,这一品种猪原产于西藏川西高原,是一种瘦肉型猪种,属外牧养殖,个头小长得慢,肉质微量元素高、脂肪含量低,很受消费者青睐,也能卖出好价钱。

  贫困户徐战友除了饲养200只羊,还养了200窝土蜂,大伙儿称他是个“铁人”。“土蜂与洋蜂相比,较为简单,用荆条编成蜂窝,里面用泥糊牢,固定在房前屋后,每年只采一次蜂蜜,每公斤可卖到100多元。”徐战友说起了他的养蜂经,很有成就感。村民刘安民也从30窝土蜂增加到200窝,年收入6万元。

  村委会主任杨文龙说:“我们望仙村目前养土蜂的有1500窝,主要集中在‘山庄窝铺’,就凭这一项每年增收220万元,不少村民真正靠甜蜜的事业脱贫致了富。”

  在产业发展中,望仙村先后涌现出了12个农村专业合作社,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瑶庄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了50亩有机蔬菜和100亩有机玉米,他们施用的是配制的酵素有机肥,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他们种的绿色农产品成了“香饽饽”,很受城里市民青睐。“一口鲜”种植合作社因地制宜栽植樱桃、板栗190亩,明年可以挂果收益。茶叶种植合作社立足“南茶北移”发展了150亩绿茶基地。去年冬天,村里依托合作社建起了木耳、香菇培育基地和野生药茶原料基地。

  目前,这个村除400多个青壮年外出务工外,还有300余位留守老人和妇女在十多个合作社打工,每人每天在家门口务工,可以拿到60元-80元。

  

  乡村旅游 朝康养迈进

  望仙村,既有尧王访贤的故事,又有仙人偓佺的传说,还是抗日战争时期县政府所在地,被称为垣曲的“小延安”。这里还有一处望仙大峡谷景区,绿水青山,风景优美,是红色游、生态游、乡村游、康养游的好地方。

  当地村民近年来依托景区,吃上了“旅游饭”。贫困户张小香在丈夫去世后,靠在景区卖凉粉、凉皮,撑起了一个家,加上旅游淡季上山采药,年收入10万元,为孩子在县城买了房。像这位妇女一样,村里还有7户人家在景区开了小吃店、小商店,靠卖土特产鼓起钱包。

  倪金社夫妇原先在县城开饭店,了解到景区每年接待25万游客,食宿条件不足,便于今春回到村里办起了“望仙小馆”,月收入达万元。青年农民王永红与他人合作,筹资600万元兴建一栋4层楼房宾馆,设立床位100张,明年“五一”期间可投入使用。

  望仙村还积极实施康养小镇建设项目,村民将闲置院落120座、民房300间采用“入股分红”的形式,托付专业公司合理设计规划,逐步统一开发民用房为商用房,集住宿、餐饮、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将建成一个有影响力的民宿康养基地。走进望仙,住民宿客房,吃农家饭菜,喝深山药茶,是别样的感受;走石头小路、领略红色村庄,观赏民俗表演,是有意义的享受。先期修缮改造的5座民宿小院,作为示范点已在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试运行。

  据了解,这个山村还将利用古村落,将鹅沟、松木河居民组打造成影视拍摄基地和写生创作基地。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