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产业扶贫走上乡村振兴路
日期 : 2018年02月13日 7:39:5来源 : 农民日报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贫困地区只有通过发展产业,才能实现永久脱贫。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其中,“产业兴旺”排在首位,其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一目了然。
“在大扶贫战略行动中,就普遍关注的重要问题而言,产业扶贫是重中之重。因为只有针对当地要素资源打下产业根基,才能持续而有效地增加贫困人群收入,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精神面貌。正因为产业扶贫有如此重要的作用,寻求产业成长的道路才更加紧迫。”贵州省委农工委书记,省农委党组书记、主任袁家榆说。
找到痛点,逐个精准击破
脱贫攻坚进入攻城拔寨的攻坚阶段,面对深度贫困这一最难啃的“硬骨头”,关键在产业扶贫。
去年7月,贵州省委召开常委会议,强调要打好产业扶贫硬仗,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加快推进农产品“泉涌”发展,促进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8月,贵州省印发《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明确把“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列入“第一硬仗”,提出了“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到2019年实现重点扶贫产业产值2500亿元,带动300万以上贫困人口受益脱贫的目标。
实施产业扶贫,贵州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产业扶贫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农业园区示范带动、推进农村“三变”改革、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进金融资本和完善农业保险等,使产业扶贫覆盖面不断扩大、产业脱贫带动力不断增强,形成了以优质蔬果、茶叶、中药材等和牛、羊养殖为重点的扶贫产业格局,为贫困群众拓宽了增收致富道路。
突出整体规划。贵州省农委先后编制了《贵州省“十三五”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规划》、12个《农业产业裂变发展规划》、69个《县“十三五”特色产业精准扶贫规划》以及《贵州省山地生态畜牧业发展三年提升实施方案》《贵州省精品水果产业三年提升行动方案》《极贫乡镇农业产业技能培训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措施。
通过规划、方案的编制及实施,贵州以茶叶、畜牧、蔬菜(辣椒、食用菌)、精品水果(火龙果、猕猴桃)等为重点的特色生态产业得到大力发展,形成立体、多元、复合的产业空间布局。
贵州坚持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重点发展特色产业。袁家榆表示,将以产业扶贫为契机,补短板、调结构、强产业,指导贫困地区根据市场需求、环境条件和农民意愿发展高效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在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发布、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合作社建设等方面给予具体指导,不断扩大优势产业规模。
资金不撒胡椒面,好钢用在刀刃上。2016年底,贵州省创新基金筹集方式,设立全国首支省级脱贫攻坚投资基金,计划募集总规模3000亿元,其中,扶贫产业子基金1200亿元。
一时间,一笔笔脱贫攻坚扶贫产业子基金向农村倾斜聚焦,一批批以国有企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深层次聚合的混合所有制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一项项特色优势扶贫产业在金融活水的浇灌下发生裂变,一个个贫困人口实现“摘穷帽”“拔穷根”,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得到充分激活。
通过扶贫产业子基金的调度,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发挥子基金的重要带动作用,贵州因地制宜推进“一县一业、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一批主导优势突出、精深加工水平高、辐射带动能力强、产业龙头企业聚集的扶贫产业品牌,带动更多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农业产业扶贫为农村培养了大量人才。在农村“希望的田野”上,“80后”“90后”的年轻人渐挑大梁,他们能否掌握致富门路和实用技术,从而成为产业脱贫的带头人,将直接关系着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去年贵州省农委开展万名农业科技人员服务“三农”行动、第一书记驻村帮扶行动……这样的大手笔,既是发展产业的需要,也是智力扶贫的内容,更是为农村培养了大量人才。即便在人才大流动的时代维度下,农业产业扶贫却是能够让人才大有可为的广袤天地。拔掉“穷根”的脱贫事业,他们的接力,责无旁贷。
在全省385个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中,有77%布局在贫困县,累计2790家企业入驻园区,培育农民合作社3093家,社员51万人,园区内从业农民390万人,园区内从业农民收入高出当地其他农民收入40%,起到了精准扶贫的示范带动作用。
结构调整,打造生态产业
贫困地区多是山高坡陡、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十分严重的区域。贫困地区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结合资源特点选准产业发展,才能把贫困地区的产业做出效益,才能摆脱贫困。
贵州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要进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坚决把玉米种植面积调减下来,改变祖祖辈辈种玉米的习惯,改变样样都有,样样都不成规模的状况”,把低产低效、影响生态环境的农作物退下来。
“我们这里的土地种玉米没多少收益,我家6亩地都流转入股种植茶叶了,平时在茶园里干活70元一天,茶产业见效后还可以分到红利呢!”1月初,记者走进紫云自治县坝羊镇万亩茶叶产业园,正在对茶园进行冬管的新山村村民陈会艺精神头很足。她说,茶叶长势不错,今年春天茶叶就能开始采摘,到时每亩能有好几千元收入。
坝羊镇位于麻山腹地,曾经是石漠化比较严重的地区。坝羊镇映宏茶场4年前还是一片荒山。通过退耕还林,引进5家茶叶企业进行规模化种植,短短几年间,4万亩荒坡耕地全部种上茶叶,这里的山头又披上了绿装。将退耕还林与产业扶贫结合起来,坝羊镇从传统的农业乡镇变成了绿色经济小镇,成为贵州坚守发展与生态两条底线的样本。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是贵州贫困地区发展的必由之路。
盘州市盘关镇贾西村几年前还是省级一类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33.8%。“山高路陡石头多,种一坡才收一箩。”山多地瘦,是贾西村深度贫困的主要原因。为了生存,村民们向荒山要地。播苞谷、种土豆,土越翻越薄,最后只剩下光秃秃的石头。“越穷越垦,越垦越穷”“辛苦干一年,挣个油盐钱”。一年一季苞谷,还要看天吃饭,一亩收四五百斤,赚不了多少。
“要脱贫,必须调结构,必须上产业!”这些年,村里种过白菜,搞过养殖,可都是小打小闹,没成气候。“路子不对,憋多大劲也使不出来。”
2013年,返乡的“煤老板”聂德友带回一条信息:刺梨在外面很畅销,维生素C含量是苹果的800多倍、柑橘的50倍。“这不就是家乡山上的野果子吗?”聂德友想。
聂德友自筹资金5000万元带领群众发展刺梨产业,以贾西村为核心区,联合7个贫困村组建盘关镇刺梨产业合作联社,在当地农业投资平台公司的支持下,短短3年,刺梨面积发展到3.1万亩,覆盖8个村3498户9446人,其中贫困户423户842人。去年产业带动人均增收3940元,257户685人稳定脱贫。2016年1月,贾西村已经从省级一类贫困村名单中退出。
为了解决刺梨第3年结果、前两年没有产出的问题,当地采取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方式,把产业引向林下,引向空中。在林下套种中药材野生地参,一亩地收益至少多了2000多元。空中养殖蜜蜂,山里环境好,处处是刺梨花、中药花。按现在的野生蜂蜜行情,1斤能卖到150元,一箱蜂年收入3000元。目前已种植地参面积2400亩、鱼腥草2000亩、凤仙透骨草300亩,养蜂规模达到500箱。
村民聂由康家有坡耕地11.08亩,以前种植玉米一年收入只有6372元,自从加入合作社种植刺梨后,夫妻俩在基地务工,每年加上土地流转费用和务工费,年净收入50032元,是种植玉米时的7.8倍。
结构调整后,农民增收了,荒芜的石山也变绿了。
质量先行,发展优势产业
抓好生产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是农产品质量的内因,贵州特色优势品种有着潜在的市场竞争优势,是黔货出山、风行天下的法宝,但生产基地建设是农产品生产的关键外部因素,好的品种只有在生产基础条件好、管理到位的地方才能产出好的商品。
近年来,全省大力加强农产品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一些基地引进物联网监测水、肥、气、热因子,配套安装喷滴灌设施,开展病虫害草害生物防治,推进生产基地建设现代化建设水平。所生产的农产品产量更高、更优质、更安全,经济价值更高。可以说,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基地生产的农产品正在引领市场潮流,深得消费者青睐。
贵茶公司联合22个重点产茶县的61家茶产业经营主体,组建“贵茶联盟”,在全省建立标准化优质茶园基地14万亩,基地覆盖16个贫困县,47个贫困乡,260个贫困村,有效带动全省10多万茶农脱贫增收。
该公司不断加强“贵茶联盟”内的所有茶园基地的标准化建设水平,完善配套水电路等设施建设,形成了资源集中、生产集群、营销集约的格局。公司茶叶先后在德国两大高端连锁百货超市考夫霍夫和卡斯达特上架,这是贵州省茶企第一次以自己的品牌登陆欧盟超市,打破了贵州茶叶只出口散装茶的现状,实现了贵州成品茶出口的零突破。
2017年初,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由省农委牵头,从19个省直单位抽调人员,单独成立产业脱贫攻坚办公室,组建家禽养殖、蔬菜种植两个专班,集中力量推进生态家禽、蔬菜两大重点产业发展。
贵州省绿色农产品“泉涌”工程工作方案中明确提出:在9个市(州)分别配套建设食用菌原种和栽培种生产基地,围绕60个产业县,建设栽培种和菌棒(出菇棒)专业化生产基地。建立适合贵州气候特征的菌种培育、供应基地。推进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重点打造300万亩辣椒标准化、规模化基地,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在蔬菜产业发展上,贵州省将在2019年实现“3万元种植模式”示范推广10万亩(次),“2万元种植模式”示范推广50万亩(次),“1万元种植模式”示范推广100万亩(次)。
另辟蹊径,培育新型产业
农业产业扶贫,从生产角度讲,需要回答种(养)什么、谁来种(养)和怎么卖的问题。种什么?养什么?意味着产业选择。谁来种?谁来养?是要明确经营主体。而怎么卖,则最终指向市场开拓。
以前,农村地区贫困户大都“看天吃饭”,他们常满足于一亩三分地的自给自足。客观而言,这并非是山野之间的淡薄,而是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落后局面。以产业扶贫为切入口,农村贫困户更能告别以往的粗放生产和经营模式,完成商品的组织化生产和市场化销售。产业、农户、市场,这样的多方互动,就能够产生像一域一品这样具有代表性的产物。
紫云自治县客车站旁的红心红薯发货场一幅繁忙的景象:20余名工人正忙碌着,他们挑选、称重、贴标识、包装、搬运上车,通过电商平台将红心红薯销往全国各地。
“2017年,合作社种植的红心红薯总产量达35万公斤,通过电商渠道,现已销售20万公斤左右。”高锡锋是紫云自治县白石岩乡干水井村果蔬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上网查看、接受订单,是他每天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他告诉记者,目前白石岩乡红心红薯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产值3000多万元,带动近500户群众致富。
如今,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电商平台,走上致富路。
“去年中秋节促销到11月底,我们的核桃乳就售出4.2万件。”威宁鹤乡果核桃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林说,当时自己被这个数字震惊了。因为4万多件的销售是过去他们一整年的销售量,现在利用电商平台后,不到3个月就完成了。
贵州省致力于各类农产品生产流通主体与电子商务企业联合发展,建成县级电商运营服务中心60余个,村级电商服务站点1万余个,已获批28个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帮助贫困山区绿色优质农产品找到销路、扩大生产、增加收入,通过销售引导农民精准种植,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大幅提升,从而实现“精准扶贫”。
2017年以来,贵州借助线上平台加大营销攻势,加快电子商务建设,加大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等知名品牌电商合作力度,推动“黔货出山”,进入全国大中城市并走出国门。
产业扶贫,贵州一直在不断探索,奋力推进。可以说是为贫困户打造了“聚宝盆”,栽下了“摇钱树”。如今,全省各地纷纷发力,发展产业,帮助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网站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