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动态 >> 正文

壮大合作社助推供给侧改革 肇州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17个

日期 : 2018年01月30日 8:25:35来源 : 大庆市农业委员会点击 :

  收了菇娘收玉米,收了玉米收汉麻,田地里各种蔬菜瓜果茁壮成长,土鸡散养场里雏鸡蛋鸡活蹦乱跳……2017年,肇州县二井镇光辉村结合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导村民加入到蒜黄、小菇娘、汉麻等合作社,通过“合作社+贫困户”产业发展模式,整合全村土地,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农业大戏”。

  “村里帮我以带资入社的方式加入蒜黄合作社,过些日子我还要去合作社打工挣钱哩,这日子定会越过越好。”光辉村村民姚德喜激动地说。

  姚德喜说的合作社是二井镇新引进的源博蒜黄种植专业合作社。主要生产经营蒜黄,采用无土栽培技术,每斤大蒜可产蒜黄约1.5斤,年蒜黄生产量约500吨,年可消化当地大蒜百万斤。

  光辉村的种植专业合作社只是肇州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过程中,涌现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为打破传统的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经营模式,肇州县委、县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卓而有效的措施,大力培育和扶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由乡镇农机大户、种植大户牵头,形成了“合作社+基地+农民”的经营理念,以年底分红的优惠政策,号召长期在外打工的农民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管理。

  在这种模式下,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组成合作社核心人员,农民自发将土地流转到合作社组织。这样不仅合作社数量实现了增长,生产经营和服务范围也涵盖了果、蔬、菌、畜牧等多种产业,带动了农业现代化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肇州县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17个,新建500万元现代农机合作社2个,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面积达80万亩,粮食仓储能力达142万吨。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为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在发展合作社,推动土地经济效益方面,肇州县实现了“七个统一”,即合作社组织实施的统一供种、统一供肥、统一用药、统一播种、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使得生产物资低价购买,粮食销售保质高价上占有强有力的优势。

  据了解,经过实践对比,合作社组织经营方式种植作物,每亩地所获得的经济效益要比散户种植多100元左右。同时,合作社组织在作业标准、产品品质、作物轮作、降低费用、抵御市场风险等方面都较大程度好于散户经营。

  好种不好卖,卖个好价更是难,这是经济作物种植存在的普遍性难题。为破解这一难题,肇州县农业、商务、粮食、畜牧、科技、工业等部门集思广益、各显神通,释放大动能。积极引导合作社与经开区各加工企业合作,实施“合作社照单种植、公司按约收购”的方法,使特色经济作物与企业销售终端对接,实现未熟先售,确保农户增收。

  同时,为确保特色经济作物农产品品质,实施“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方式进行管理。经济作物种植过程中,以专家实地指导,结合测土配方施肥、生物药剂防控、人工除草、蜜蜂授粉、健身防病等绿色种植技术为主,保证种植的经济作物具有安全、绿色、高品质的特点,赢得市场认可。当前,农业合作社已成为肇州县现代农业建设的中坚力量。在农业合作社的引领带动下,肇州县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促进蔬菜瓜果、食用菌、特色养殖等产业提档升级,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以规模化种养基地为基础,聚集现代生产要素,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产业园,发展设施农业、精准农业、精深加工、现代营销,带动农户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生产,推动农业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增值;充分发挥乡村各类物质资源富集的独特优势,利用“互联网+”、“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新型农业体系。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