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 首页 >> 宣传推介 >> 正文

以“五个三”为抓手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日期 : 2018年01月29日 7:39:3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们做好“三农”工作的主线和重要遵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以“两山”思想为引领,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推动乡村振兴,重点做好“五个三”的文章。

    第一,盘活“资源、资产、资金”三大要素,激发土地新潜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要问题是要在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基础上,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把沉睡的资产盘活,变资源为资产、资产变资本、资金变股金,增强发展活力。一是激活“三权”权能。按照“三权”分置原则,进一步明确所有权、稳定承包权、放活经营权,继续推进“三权到人(户)、权跟人(户)走”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确保2018年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在确权的基础上,大力完善市、县、乡镇、村四级联动的农村综合产权流转交易平台,着力构建从农地到集体资产完整性、清晰化的现代农村产权制度体系和产权价值体系。二是做大规模流转。积极创新适度规模经营的有效实现形式,鼓励农户流转土地,通过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代耕代种、土地托管等多种方式,加快发展土地流转型、土地入股型、服务带动型等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引导土地经营权流向种田能手和新型经营主体,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三是打通“权”“钱”通道。积极依托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农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大型农机具融资租赁等农村产权融资,有效解决经营主体“融资难”问题。

    第二,拓展“生产、生活、生态”三大功能,再造产业新链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立足“山水林田湖草”这个生命共同体,突出一个“绿”字,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一是顺应“生态+”。着力优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大力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大力发展生态茶园、放心菜园、精品果园,培育可持续、可循环的发展模式,增加优质、安全、特色农产品供给,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共赢。二是发展“旅游+”。积极拓展现代农业园区的休闲功能,大力推进休闲农业风情线和乡村旅游集聚示范区建设,打造长三角地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首选之地”。三是推进“文化+”。大力挖掘“桑基鱼塘系统”“淡水珍珠系统”等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着力将农业打造成有文化的产业,创建一批带动作用明显的农耕文化示范园区。四是实施“互联网+”。加快农业领域“电商换市”步伐,通过深入实施“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应用“三级全覆盖”,深化村级电商服务站点与银行卡助农服务点的合作共建,推广网上支付、手机支付等支付方式。

    第三,发挥“集聚、集约、集成”三大作用,夯实战略新支点。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要把各类主体、各类资源有机融合,共建共享、集约集聚、挖掘潜能。一是建设“大平台”。加快建设“依山”“傍湖”“沿路”三大生态高效农业产业带,着力创建一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田园综合体。二是培育“大主体”。加大农业项目招引力度,加快推进“户转场、散升规、场入社、规转股、股上市”进程,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质量高、带动强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三是打造“大品牌”。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推行“生产设施化、技术标准化、经营集约化、营销品牌化、质量可追溯”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强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建设。

    第四,鼓励“创业、创新、创造”三大实践,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大力激发农民群体的智慧和创造力,支持新型农民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施展才能。一是善做“减法”,破除创业创新束缚。深化涉农“放管服”改革,积极营造创业创新政策环境,激发创业创新活力,为大学毕业生、返乡下乡人员和有志青年搭建创业创新平台。二是学做“加法”,鼓励群众首创精神。一方面,激活蕴藏在农村中的改革动力和创新智慧,将顶层设计与群众首创精神有机耦合;另一方面,加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等示范试点建设,着力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湖州经验”。三是巧做“乘法”,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优化“1+1+N”农技推广联盟体系,创新产业联盟农技入股创业和农技人员离岗创业机制,构建一套体系全、机制活、功能强、服务优的“一主多元”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

    第五,推动“农业、农民、农村”三大转型,实现村富民强新目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的是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持续增绿,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切实增强农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一是传统农业向绿色农业转型。大力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转型发展为目标,全面实施主导产业提升工程。重点实施现代渔业绿色发展“2222”行动计划,打造长三角地区渔业转型升级先行区、绿色健康发展示范区和农民持续增收样板区。二是传统农民向新型市民转型。巩固扩大户籍制度改革成果,推进城乡养老服务补贴向农村延伸,加快推动优质教育、优质医疗等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使农业转移人口共享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把农村就业纳入整个社会就业体系,进一步拓宽农民转移就业渠道。三是传统农村向美丽社区转型。完善美丽乡村建设“四级联创”协同机制,坚持“产村人”融合、“内外魂”并重、“居业游”共进,规模化推进A级景区村建设,努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的壮大发展,不断完善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机制,着力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式和管理方式创新。

    (作者系浙江省湖州市副市长)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