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一招一式 >> 正文

【专家发布】斑点叉尾鮰大量死亡,今年开春如何应对?

日期 : 2023年02月15日 来源 :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等点击 :

2022年春季全国的斑点叉尾鮰主产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部分地区损失惨重,从广义上看该次疫病的爆发及流行符合“越冬综合征”的特征,值得养殖户们注意的是:在良种不足、饲料质量不稳、养殖密度越来越高,病原耐药性越来越强的大背景下,鱼病发生的基本面已经产生了变化,苗种带毒、体质下降及管理不当已经成为鱼病爆发的主要诱因,鱼病的防控需要回归养殖本身,结合苗种、营养、水质、管理、病原等多方面的因素方能减少鱼病的发生。

斑点叉尾鮰开春后易暴发疾病的原因分析:

1.有胃、肠道稍长,对超量投喂非常敏感

部分养殖户在开春后气温回升时急于提高投喂量,在鱼摄食欲望好的时候超量投喂,而鱼类对于饲料的消化主要的相关因素是消化液的数量及消化酶的活性,而低温期消化酶活性弱,对饲料的消化率低,导致饲料长时间停留在消化道后诱发肠道问题如“套肠病”等。

12月份解剖的斑点叉尾鮰,饲料基本消化

春季斑点叉尾鮰“套肠病”主要发生在短期内快速增大投喂量时即是此原因。

2.体表的黏液免疫被破坏

斑点叉尾鮰为无鳞鱼,其体表的黏液是身体的第一道重要的免疫屏障,而在寄生虫叮咬后,捕捞、运输过程中,体表的黏液层可能被破坏,病原从受伤处入侵,从而引起继发性的细菌感染。

黏液缺失后病原更易入侵

3.养殖环境普遍带菌,如“爱德华氏菌”

随着养殖范围越来越广,养殖密度越来越高,部分原来很少发生斑点叉尾鮰疾病的养殖区域也开始出现疾病并逐步呈现暴发的趋势,主要是“爱德华氏菌”等病原随苗种的流通进入到养殖池塘,而在病死鱼处理不当、清塘缺失、清塘药物选择错误、清塘方法不当等条件下导致病原在池底逐年沉积,含量越来越高,耐药性越来越强,形成了疾病暴发的病原条件。

爱德华氏菌感染后的病原外观及死鱼情况

4.苗种问题

一是良种不足;二是部分苗种投喂鸡肠等动物内脏,存在抗生素超标及耐药的风险。

优质的苗种是养殖的根本,好的苗种发病率低,生长速度快,饵料系数低,当前的斑点叉尾鮰苗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良种率低,优质的品牌苗种如“江丰一号”采用订单培育的方式,因生产成本等因素其售价较普通苗种高,只有部分养殖户愿意订购,而大部分养殖户更愿意购买普通苗种或无法购买到优质苗种。另苗种培育与成鱼养殖的群体不同,培育苗种的养殖户几乎只考虑苗种养殖阶段的养殖成本及成活率,在生产中有投喂“鸡肠”等动物内脏以降低养殖成本及超量使用抗生素以提高苗种成活率的做法,这些做法既会导致苗种营养积累不够,体质较弱,养成期易发疾病,也会产生严重的致病菌耐药从而导致发病后治疗效果不佳,这些对于成鱼养殖户都是不利的。

5.低温期捕捞、转运苗种,体表受伤后滋生水霉病

不同的水温下鱼体的恢复及药物的效果差异较大。2022年春季部分地区的斑点叉尾鮰的大量死亡跟捕捞时间过早有关。有养殖户在春节后即开始拉网转鱼,此时的鱼体质虚弱,在捕捞转塘后普遍受伤,而在转塘后因温度低,摄食少,鱼体的恢复慢,另低温期药物效果差,转塘泼洒消毒剂后伤口还可能存在,持续感染后形成深度溃疡。

患水霉病的斑点叉尾鮰

6.越冬期忽视了消化道的保护

消化道是鱼体最大的免疫系统,肉食性鱼类在摄食人工配合饲料的情况下消化道更易出现问题。我们联合部分饲料企业在2020年越冬前及越冬期对部分地区的斑点叉尾鮰消化道作了检查,约有12%的消化道存在不同程度的胃壁或者肠壁的溃疡。若在越冬前期及越冬期未对这些溃疡提前发现,待春后会发展成为“肠型败血症”。

鱼体检查时发现的斑点叉尾鮰胃壁的溃疡灶

7.投喂管理不当

一是饲料质量;二是过量投喂;三是越冬期停喂。

摄入充足、丰富的营养是维持鱼体健康的关键,科学的投喂管理是预防疾病爆发的关键。但在养殖中存在这样的一些情况,首先是有养殖户认为越冬前期鱼类生长停滞,则投喂质量差的饲料,这会导致鱼体营养积累不够,不能满足越冬期的基础代谢,免疫机能下降,易发生疾病;其次随着气候变暖等的加剧,冬季存在短期的气温较高的时间段,有养殖户在这个时间点超量投喂,其后果是在气温回落时鱼消化效率急剧下降,诱发套肠等;再者越冬期完全停止投喂,忽视了鱼体的基本营养需求,导致越冬后期主要是春季鱼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病原后暴发疾病。

患套肠病的斑点叉尾鮰

8.忽视了越冬期的鱼体检查

传统的认识中越冬期鱼病发生概率低,鲜有越冬期对鱼体检查的做法,但是在养殖密度越来越高、苗种退化、饲料质量下降及气候变暖等多因素综合下,冬季鱼病发生的基本面已经发生了变化,发生的概率正在快速提升,做好越冬期的鱼病防控工作已经逐渐变得重要。

如何预防春季斑点叉尾鮰的疾病:

1.避免低温期拉网、捕捞苗种

提前制定养殖计划,根据天气、水温的情况适时调整拉网、捕捞的时间,尽量在4月以后再捕捞、销售苗种。苗种捕捞前,应做强化投喂,以提升体质,从而在受伤后可快速地恢复健康。一旦在捕捞、运输中受伤,应及时、坚决地处理,通过优质碘制剂泼洒2~3次,快速促进体表伤口的恢复,以防止水霉的继发感染。

2.越冬期坚持投喂

强化越冬管理尤其是越冬期的投喂管理是保证越冬后鱼体体质健康的关键,越冬期的投喂管理包含三个阶段,分别是越冬前、越冬期及越冬后,在该阶段应根据天气状况、水温状况及鱼体健康状况灵活地调整投饵率,即使在越冬期也应3~5日投喂一次,日投饵率不要超过2‰,以维持鱼体的基本需求,越冬后视天气及气温情况逐步、缓慢增加投饵率,此时切勿短期内快速增加投喂量,否则极易诱发套肠病,在水温18℃以下,即使鱼有较强的摄食欲望,投饵率也不可超过8‰,另在天气突变、降温时应停止投喂。在投喂的饲料中可拌服优质的发酵饲料、乳酸菌等,以提升饲料的消化效率,并维持消化道的健康。

3.做好鱼体的检查

越冬前的11月份对池鱼普遍做一次检查,重点是①锚头鳋、杯体虫、中华蚤等体外寄生虫;②体表及鳃部的伤口或溃疡;③消化道的问题,重点是是否有溃疡及肠道寄生虫等。

对鱼体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在鱼仍能摄食时提前进行干预,避免带病越冬。越冬期25~30天对池鱼做一次检查,尤其是冬后水温回升时,一定要及时对鱼体开展详细的检查,重点是杯体虫等体外寄生虫、体表的伤口或溃疡及消化道的创伤或溃疡,根据检查结果在条件合适时即开展工作,避免持续感染后形成暴发性死亡。

越冬期寄生于斑点叉尾鮰鳃部的杯体虫

越冬期寄生于斑点叉尾鮰体表及鳍条的锚头鳋

4.放养优质苗种

购买苗种前应对所购苗种的养殖情况有所了解,谨慎购买投喂鸡肠等动物内脏的苗种,优先购买“江丰一号”等良种,有条件的规模化养殖企业应自行培育苗种,规范苗种培育过程中的饲料投喂、药物使用等细节,确保苗种质量优良,实现育、养一体。加强对苗种的特异性免疫,通过疫苗等对爱德华氏菌等病原提前免疫,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5.受伤后坚决处理

一旦鱼体因为拉网、运输等受伤后,应第一时间通过外用碘制剂等方式促进伤口恢复,若伤口持续扩大引起发病后,应坚决进行处理。治疗所选药物可通过《国家兽药综合查询》APP查询真伪,保质保量按规范使用药物,以保证治疗效果。

春季发生疾病后的处理:

春季斑点叉尾鮰暴发的疾病往往是细菌与真菌的混合感染,此时因体质弱,摄食少(亦不能大量投喂),水温低等客观原因,治疗效果往往不佳,疾病发生后,可按如下方法尝试治疗:

外用:①有水霉的继发感染。因先对水霉病进行治疗,而后处理体表的伤口,具体的方法是:第一天上午,五倍子末(150~200克/亩)+盐(1500~2500克)混匀后全池泼洒,病情严重时第二天可再用一次,隔天泼洒优质碘制剂,视体表伤口情况碘制剂使用3~4次。②没有水霉感染。优质碘制剂全池泼洒,视体表伤口情况碘制剂使用3~4次。若伤口较大,也可以在第一天用五倍子末150~200克兑水后全池泼洒,通过其收敛作用帮助伤口的恢复,第二天开始使用碘制剂。

内服:因斑点叉尾鮰的消化道特点,在水温不高时应严格控制投喂,而在低投饵率时添加抗生素几乎无效(抗生素需达到最低有效浓度才能对致病菌产生作用),此时内服方案主要考虑通过添加益生菌(优质发酵饲料、乳酸菌、丁酸梭菌等)及维生素等帮助饲料的消化及提高营养的吸收,从而获得更多的营养后提升体质,另益生菌的代谢产物对消化道伤口的恢复也是有好处的。

鱼病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发展的重要瓶颈,但是鱼病的防控单纯依靠鱼病专家及鱼病技术人员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鱼病的发生会跟营养、环境、管理等因素有更高的相关性,鱼病防控体系中应该更多的吸纳各个环节的优秀人员,在做好病原基础研究的基础上加强鱼病临床体系的构建,才能更好的防止鱼病的发生,降低因病造成的损失,但愿渔业主管部门关注到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