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山绿水间书写 乡村振兴“亮丽答卷”
日期 : 2023年01月19日 来源 : 青海日报
袁家村、云谷川小镇、边麻沟村、红光村……说起青海的乡村,人们总能从特色发展中洞察出她的魅力所在。
近几年,依托特色资源、产业结构调整,我省各地乡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在川水地区、浅山地区、高海拔地区分别发展果蔬产业、规模化露地蔬菜产业、冷凉蔬菜和食用菌产业,努力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高地……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国之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乡村振兴,也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息息相关。
过去的一年,我省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打造,坚守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和耕地保护三条底线,有序推进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成果丰硕:农作物播种面积稳定增长,确保了粮食种植面积只增不减;新建高标准农田21.39万亩(约1.43万公顷),全省高标准农田总量达到458万亩(约30.55万公顷);复种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蒜种植面积均创历年之最;种业振兴行动成效显著,完成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复份库(西宁)建设;乡村建设全面推进,425个村开展乡村振兴试点,互助土族自治县入选全国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成效明显的激励县;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建设30个千头牦牛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和50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示范场……
一系列的数据表明今天的青海乡村,正在以产业兴旺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发展现代农业,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和标准化,不断推动农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的转型升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农村经济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农民收入来源有所增加。
同时,全省各地乡村也加大力度整洁村容,完善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保护自然的同时,保护乡村景观和乡村生态系统,适应自然,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积极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支撑点。
随着我省不断开展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专家传授的产业发展技艺,返乡创业、乡土人才的大量涌现,农牧业科技创新的加持,让农村牧区实现了更多可能,既“富口袋”也“富脑袋”。相信未来,大力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等全面发展的青海,在新征程上定能绘就出一幅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