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县湾甸:三个基地带旺四季产业
日期 : 2023年01月16日 来源 : 保山日报
年关将近,许多人都开始忙着做过年准备,“天然温室”昌宁县湾甸乡的农户也很忙,他们却不是忙着准备过年,而是在田间地头扯豆藤、撤豆架、整地、覆膜、种西瓜,忙得不亦乐乎。
湾甸乡下甸村新城二组村民小组的赧萍刚忙完一季蔬菜,又在地里带着10多名工人栽种西瓜。赧萍说:“我家今年种了7亩蔬菜,虽然价格波动大,但还是有7万多元的收入,现在豆子刚刚结束,要赶快把这6亩多西瓜种下去,才能赶上好价格。”
“其实这段时间,我们湾甸坝的人都一样,没有一个闲人。”如赧萍所说,近年来,湾甸乡立足气候土地资源优势,依托“规模+特色”构建冬季蔬菜、春季西瓜、夏季水果、秋季粮食的四季产业格局,着力建设特色产业生产基地、特色产品集散基地、农村劳动力务工增收基地,让农民一年四季都忙并快乐着。全乡每年种植冬季蔬菜4.2万亩,产值3.6亿元以上;春季种植西瓜1.5万亩,产值1.1亿元以上;夏季种植水果1.7万亩,产值6000万元以上;秋季种植粮食6.5万亩,产量2.3万吨。
湾甸乡在巩固提升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积极优化产业结构,以引进种植团队的方式大力发展特色水果,做优特色产业,建成沃柑、柠檬、葡萄、芒果“四个千亩”优质水果示范基地,哈密瓜、羊角蜜、释迦果等10个百亩特色产业示范点,带动300余户群众种植特色果蔬1800余亩,总产值1400万元以上。在发展方式上,坚持科学规划、科学择业原则,精准编制特色产业规划,合理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建成智慧大棚等现代农业示范基地2个,共1.2万平方米,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积极探索突出多元结构“增效益”。
“在湾甸从事果蔬产业多年,我觉得这里有好的自然环境,更有好的营商环境,湾甸乡党委政府对我们企业、果蔬经纪人以及种植农户都非常关心,从政策保障到解决具体困难问题都提供了优质服务,让我们的企业发展越来越好。现在我们除收购湾甸本地蔬菜以外,还辐射到临沧的永德、耿马、孟定,施甸的旧城、姚关,隆阳区的潞江坝,西双版纳的景洪等地区。去年公司总收购蔬菜11000余吨,销售额达1亿元。”保山千业果蔬有限公司负责人黄明友从重庆到湾甸发展已经15年,亲历了湾甸果蔬产业从产业基地向集散基地发展的全过程。
如黄明友所说,湾甸乡在加强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立足区位优势,采取以“政府+企业”的发展方式,“一盘棋”育强市场主体、“一站式”完善集散功能、“一体化”拓宽销售渠道,全力打造果蔬产品集散中心,形成了企业、客商、农户利益共享、发展共赢的良好循环。先后引进和培育果蔬龙头企业7家、泡沫箱和冰瓶生产企业1家、冷链物流企业24家,培育果蔬产业小微企业57家。全面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带动县内其他12个乡镇及周边县区发展,并依托1000余名“果蔬经纪人”扩大收购合作区域,每年乡外蔬菜进入湾甸的交易量达10万吨以上。有序推进“线上+线下”的销售体系,积极对接外部市场,每年吸引100多名来自广东、北京等全国各省市的批发商到湾甸收购果蔬产品,形成了冬春销全国、夏秋销沿海、全年有销售的果蔬产品销售格局。
“我是施甸县老麦乡的,去年就来湾甸打工,每天工资100多,还包吃住,比在家种地划算多了。”来自施甸的务工人员胡东然开心地说。
在湾甸,随时能听到各种口音,特别是冬季蔬菜高峰期更是多种口音的“大合唱”。这些不同口音的人,大多都是来务工的农民。湾甸乡立足产业发展优势,以“外引+内培”的模式,建设务工增收基地,以产业发展带动乡内及周边群众就业增收。每年冬早蔬菜高峰期,可吸引来自县内和周边地区的季节性外来务工人员1.5万余人,到湾甸打“短工”已成为周边许多人冬季增收的主要渠道。
同时,湾甸乡充分发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的经营优势,引进落地一批农旅融合重点项目,引导群众将闲置土地通过流转、出租、转包、入股、合作等方式,参与规模产业发展,通过土地租金、劳务分红、销售分红等盘活资产资源,有效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目前全乡共有20亩以上种植大户800余户,规模产业累计流转土地1.3万亩,年土地租金超1500万元。果蔬产业持续发展壮大,有效带动了产业链条向增收链条转变,20个果蔬专业合作社吸纳社员1000余户,辖区1348户非公经济主体持续健康发展,住宿、餐饮、批发零售等服务业繁荣发展,实现一、二、三产协同发展。
2022年,全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21400元以上,脱贫人口及三类对象人均纯收入达17562.35元,较去年增2019.57元,脱贫人口增收“短期靠务工、中期靠产业”的路子越来越宽。
吴再忠 李亚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