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县:强化耕地保护意识 严守粮食安全底线
日期 : 2024年05月08日 来源 : 人民网-广西频道
为强化耕地保护意识,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非粮化”。近年来,南宁市马山县不断深化耕地保护体制机制改革,通过建立专门的耕地保护服务组织、健全完善耕地保护管理监测处置、建立耕地提级改优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耕地恢复补充,确保耕地保有量只增不减。2023年,该县完成耕地恢复1.11万亩。
创建耕地保护综合服务平台。整合机构资源,创建耕地保护综合服务中心,核定事业编制10名,配合县田长办开展耕地保护工作,构建“党政同责、分级负责、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耕地保护机制。全面履行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职责,做好耕地保护台账管理,建立耕地监管数据库,提供耕地科学管控的信息服务,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耕地“非粮化”等项工作。耕地保护综合服务中心的组建设立,让该县耕地保护工作有了专门机构,对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目前,马山县耕地保护综合服务中心拥有工作人员15人。
建立耕地保护管理监测处置机制。一是构建县、乡(镇)、村(社区)三级田长+网格员管理体系。县级设二级田长2名,由党政主要领导担任,副二级田长3名,分别由县委副书记和县人民政府分管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担任,三级田长由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副三级田长由乡镇据实设立,四级田长由村(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担任,网格员(护田员)依据各村(社区)耕地面积总量情况设置,目前,该县共有网格员857名。二是建立综合监测工作快速发现机制。采取“人防+技防”的日常监管模式,对耕地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将违法用地问题发现在初始,解决在萌芽。以田长办为抓手,建立各级田长、网格员的“人防”监管体系,采取网格化管理方式,在每个网格内确定网格员负责对本区域耕地和基本农田进行管理、监督和巡查。各级田长定期开展巡田工作,通过按层级按区域的精细化权限控制,形成日常巡田和图斑核查处置的业务闭环,建立起“田长巡APP+邕护田APP+纸质巡田记录表”相结合的巡田机制。三是健全耕地保护执法机制。检察机关与自然资源部门加强日常沟通联系、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推进非诉执行监督。建立自然资源行政执法与行政检察衔接平台,促进土地执法行政非诉执行信息共享,自然资源部门将执行申请书抄送检察机关,由检察机关及时向人民法院跟踪了解案件办理情况。建立执法反馈工作机制,对非法占用耕地的土地执法案件和执法过程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共同探讨,有效破解非法占用农用地执法难题。2023年以来,该县共查处耕地违法案件11起,结案7起。
建立耕地提级改优机制。一是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按照旱能灌、涝能排、渠相连、路相通的要求,通过实施灌溉、排水工程和田间道路工程,有效解决田间灌溉基础设施短板问题,提高机械化水平。2023年全县建设高标准农田2.7万亩。二是探索大石山区耕地提质改造模式。推进耕地提质改造(旱改水)项目建设,通过表土剥离,压实底层,表土回填等技术手段提高地块保水能力,并对地块进行增肥、培肥,不断改善土壤肥力,将耕地等别为十一级提升为八级,达到面积不减少,产能又增加的效果。同时,通过对田、水、路综合治理,建成易于耕作、旱涝保收的农业生产基地,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增加有效耕地面积,达到提高耕地质量、优化农业生产布局的目标。2023年,该县通过“旱改水”工程,入库新增1395.75亩优质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