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传染病的防治
日期 : 2023年02月22日 来源 : 甘肃“12316三农”服务热线
一、传染病的概念
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二、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条件
1、具有一定数量和足够毒力的病原微生物;
2、具有对该传染病有感受性的动物;
3、具有可促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内的外界条件。如果缺少任何一个条件,传染病就不可能发生与流行。其中病原微生物是传染病发生的必要因素。在整个传染过程中因为其本身具有致病力即毒力和聚集一定的数量就具有传染性;畜禽机体状态对传染病发生和发展起决定性作用即机体自身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外界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在不良的外界条件下,能降低机体抵抗力,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生存,促进易感动机体与病原微生物的接触,助长传染病的发生和发展。
三、传染病的发展阶段
1、潜伏期从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到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的阶段。
2、前驱期为疾病的前兆阶段。病畜表现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呼吸增数等一般临床症状,而未出现疾病的特征性症状。
3、显期为疾病充分发展阶段。表现出某种传染病的典型临床症状。
4、专归期为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如果疾病经过良好,病畜可恢复健康或在不良转归情况下,病畜以死亡告终。
四、传染病的传播与流行
1、传染来源:指被感染的动物。因为病原微生物在被感染动物体内能够生存繁殖,并不断地从体内排出,感染健康动物。而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各种外界环境因素如饲料、水源、空气、土壤、畜舍、用具等由于缺乏病原微生物的生活条件,不适于病原微生物长期生存繁殖,因此不是传染来源而称为传染媒介。
2、传染来源的类型:
(1)病畜多数患传染病的病畜,在发病期不断排出毒力强、数量多、传染性大的病原微生物,是主要的传染来源。、
(2)带毒者指临床上没有任何症状,病原微生物能在体内生长繁殖,并向体外排出病原微生物的动物如潜伏期带毒的猪瘟、口蹄疫。
3、传染来源排出病原体的途径一般病原体随分泌物、排泄物排出体外。
五、传播方式和途径
1、传染病的传播方式
(1)直接接触传染在没有任何外界因素参加的情况下,由病畜与健康直接接触而引起如狂犬病。
(2)间接接触传染有外界因素参加。病原体通过媒介物(饲料、饮水如猪瘟、鸡新城疫、空气如结核、炭疽、土壤如炭疽、破伤风、猪丹毒、用具、活的传递者如昆虫、啮齿类动物和对该病无感受性的动物),间接地使健康动物发生的传染,大多数传染病如此。
六、传染病的防治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建立和健全合理畜禽饲养管理制度。贯彻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2、加强兽医卫生监督经常做好畜禽检疫工作是杜绝传染来源,防止家畜传染病由外地侵入的根本措施。
3、搞好兽医卫生,做好经常的消毒工作。
4、预防接种根据动物品种,结合当地疾病流行情况,实行计划免疫和预防接种。科学的免疫程序,预防接种可使畜禽获得特异性抵抗力,以减少或消除传染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