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头条-动态 >> 正文
如何在耕地资源稀缺现实下,确保粮食安全——良田变粮田,浙江有良策
日期 : 2024年03月20日 来源 : 农民日报
熟悉山区农业的都明白,地里刨食多不易,过去为填饱肚子,连巴掌大的地方都不舍丢弃。浙江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仅0.34亩,只有全国平均水平的24%。穷则思变,改革开放后,浙江农民迅速从土地的束缚里解放出来,开启了市场经济的浪潮。然而,经济越发达,市场越敏感,谁来种地,如何稳粮?
浙江是全国第二大粮食主销区,对外依存度一直较高。尽管困难重重,但为了把碗饭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近两年,浙江交出了漂亮的“稳粮答卷”。去年,全省粮食总播种面积1530.7万亩,总产量达124.2亿斤,双双创下近7年新高,尤其是早稻面积和产量增量位列全国首位。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在其背后,除了通过良种、良技和良法提高亩产外,最关键措施在于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整治优化,让更多良田真正“种上粮”“种好粮”。过去两年,浙江总共完成了225.7万亩的粮功区整治优化,探索出了一条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省份,如何在耕地资源稀缺现实下,确保粮食安全的新路子。“你看,这边油菜,那头小麦,长势多好。5月,中稻登场,割完稻后,中间再种茬大豆。”松阳县赤寿乡赤岸村党总支书记吴定云站在田埂旁,细数着种植计划,“接下来,村里还打算开发观光研学等项目,跟茶叶形成良好互动,把稻子种出新花样。”
这块田共720亩,为粮食生产功能区。按要求,一年至少种一季粮食。然而过去除了520多亩种茶叶,剩下全是烂泥田,有一半荒着。眼下,地头一派绿意,让人赏心悦目。可2021年,刚接到“非粮化”整治任务时,村干部和村民都是一片愁容。
因为光算经济账,粮食的比较效益肯定无法与诸多经济作物相提并论,但又不能这么简单算。首先,整治优化的对象是粮功区,粮为本色,毋庸置疑;其次,像茶叶种在大田里,生态价值无法很好体现;又如苗木一茬茬迁移,对耕作层有伤害,也不符合生态要求。还有不少产业,本身布局无序,因此得算综合账。但不管怎么样,毕竟直接关乎农民利益。2021年,启动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整治优化工作之初,浙江就明确了“积极稳妥、分类指导、依法依规、属地管理”的原则,按照坚决遏制增量、妥善处置存量、严格治理抛荒的要求,通过清理腾退和调整优化“两条腿走路”,采取“一县一策”“一区一策”,不搞“一刀切”,更强调方式方法。
对此,浙江首先摸清底数,确定政策界限、技术流程和判定标准等,为分类处置奠定基础。具体怎么推进,对清理腾退,浙江坚持“先易后难”,农民有主动腾退意愿的、土地租赁合同到期或即将到期的,或者经济效益较差等情形,优先清理腾退,并统筹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让退出来的田更连片、更优质;对调整优化,抢抓“三区三线”划定窗口期,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集中连片、局部调整”要求,科学合理进行调整补划,最大限度保全粮功区。
采访中,很多地方谈及一重要理念: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和农业生产规律,有温度地推进整治。对此,一方面,浙江要求,按照作物生长、收获规律,给予合理的处置期,避免“一拔了之”“一填了之”;另一方面,区分不同作物类型和生长期,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助,正确处理好整治和保护农民利益之间的关系,由此得以有条不紊推进。
最终,“非粮化”整治优化在赤岸村得以顺利推进,固然有政策稳妥有力之功,但同样关键的在于“疏堵结合”。据了解,村集体出面,负责土地流转、项目申报和基础配套,与乡贤周永松合作成立“松荫庐”公司,开展专业化经营。分配机制上,村集体按流转面积每年保底分红100元/亩,经营收益则按出资人占股67%、村集体占股17%、“非粮化”农户占股16%予以利益共享。
吴定云算了笔账:对村集体而言,保底收益外加闲置物业楼出租给公司,收益增加15万余元;对老百姓而言,一部分转移到附近企业,一部分年纪大的,则到“松荫庐”公司务工,很多人收入不减反增。眼下,乡里计划打造定向招工的“共富工坊”,以及建立来料加工联络站,通过党建联建机制,让更多富余劳力有活干、有钱赚。
这样的案例,在“非粮化”整治优化过程中有不少。浙江抓此项工作,颇具系统化思维,既注重前期的方式方法,更强化后续利用,不断提升种粮效益。这与浙江省浓厚的市场意识密不可分。“米袋子”和“钱袋子”,两手抓、两袋稳。
春耕时节,在杭州市萧山区党湾镇新前村田头,500亩连片种植的小麦满眼嫩绿。种粮大户沈张良正与几名帮工一起施肥,因为有机器相助,效率可提升不少。这里原先种的是苗木,地越种越薄,因为每次出货,都得带土。
2020年9月,萧山启动“非粮化”整治至今,党湾镇已累计完成清苗约1.7万亩。经过公开招标,土地尽数流转给了几名大户。沈张良的基地800多亩,去年晚稻收割后,300亩种上有机花菜,500亩种上小麦。花菜上市后,接下来种早稻,继而是芹菜、小麦。一地几收不落空,效益自是可观。
在党湾镇庆丰村的稻虾共养基地,顾名思义,这里采取种养结合。记者来访时,大户吴明浩正指导工人们种水草,一来为塘养水,二来为虾筑巢。吴明浩说,去年试了100亩,亩均效益达到近6000元,可比单种水稻要赚得多,于是今年再扩面积到500多亩。现在不止党湾,稻鱼共养、稻鳖共养等新技术成了萧山稻农的热话题。
将地块整治出来怎么办?据了解,浙江有套组合拳。首先,优化粮食生产扶持政策,在一众诸如耕地地力保护、粮油规模种植补贴等政策基础上,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并出台种粮成本变化与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全省域水稻完全成本保险,降低种粮成本,激发积极性。
第二招,加快恢复生产条件。2022年,浙江安排了12亿元用于改造提升“非粮化”整治地块,切实改善路网沟渠等基础设施,加强育秧、烘干、农技服务等社会化服务,鼓励引导规模经营,率先探索农业“标准地”改革,防止“二次抛荒”。据了解,全省土地流转比例近60%,位居全国前列。
第三招,即推广新型农作制度。稻麦、稻油、稻豆、稻菜的轮作,还有稻渔共生等,浙江推出稳粮增效“十大模式”,真正实现了“千斤粮万元钱”。去年,全省推广稻田综合种养技术模式达到64万亩,亩均增收2000元以上。抓“非粮化”整治优化,浙江强调既要产出来,也要管出来。前者逻辑在市场,要通过更完备的全程机械化作业,让种粮效率更高,通过更多元的经营模式,让种粮效益也更高;后者逻辑在建章立制,如何防止死灰复燃,两者相辅相成,形成长效管护。
在金华市金东区,记者探访了两个区块。一个是曹宅镇小黄村与鹤岩山村共计400余亩的粮食生产功能区,原先大部分种植苗木盆景,田块分散,品种各样,灌溉不便。现在集中连片后,配套齐全,规模化生产方便,亩均投入小。去年,这个基地尝试稻田里养鲫鱼,亩均收入约6300元,提高了三倍多,增收颇为明显。
另一处为澧浦镇东湖畈,是全区较早开展“非粮化”整治的区块,涉及9个行政村。为防反弹,这里采用边整治边流转的模式。现如今,东湖畈全年粮油种植面积超过8000亩,占到金东区的12%,还成了水稻新品种的展示示范基地。
管得好的背后,除了基础配套更佳,更缘于去年开始,金华推行的“田长制”,党政同责织牢耕地保护责任网。通过市、县、乡、村四级田长责任体系,全市共有4200多名“田长”,外加约3500名村级巡查员。每周一次的定期巡田,让破坏耕地违法违规行为无处遁形。
此外,为了给“田长制”赋能,金华还在田间地头的既有铁塔上,布置了1747个高空探头,并将其接入省里“耕地智保”应用场景。这些探头既是“千里眼”也是“智慧脑”,可360度旋转,自动识别在耕地上建房、挖沙、采矿、取土等“非农”活动,并发出预警提醒。
在全省,有个“浙农田”数字化应用场景,横向对接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构建“天、空、地、网”立体监测体系,实现粮食功能区整治优化“一图智管、一表晾晒、一屏掌控、一码评价、一体闭环”,纵向贯通到市、县、乡,直至村庄。如同金华一样,浙江1.4万余个铁塔探头布下“天罗地网”,再加从省一级直抵村一级,五级书记和行政长官任“田长”,形成了“人防技防制防”,从而构建起三位一体常态化监管新机制。
浙江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王通林表示,今后五年,浙江将全面实施粮食生产功能区扩面提质行动,统筹整合部门力量、统筹新建与改造提升、统筹建设与管护利用,新建高标准农田500万亩,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田”,整体达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吨粮田”,为保障全省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