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头条-动态 >> 正文

北京通州已把“乡村”变成“香村”,一批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静候嘉宾

日期 : 2024年03月20日 来源 : 北京城市副中心报点击 :

  在北京市民的印象中,从前选择的民宿大多位于怀柔、密云,而今,通州的不少民宿也入了市民的眼。

  西集镇沙古堆村地处大运河畔,历史悠久,充满独特的古村落风情,拥有千亩大樱桃种植区和多家精品乡村民宿。近年来,该村利用区位和产业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对1000平方米的闲置墙体进行3D彩绘,美化墙体,达到“一墙一故事,一街一景观”的观赏效果,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打卡。目前该村正打造集乡村旅游服务中心、运河文化图书馆、文创产品售卖、乡村咖啡厅等功能于一体的“大运河乡村会客厅”,初步建成文化特色鲜明的美丽休闲乡村。

  台湖镇唐大庄村直线距离环球影城仅2公里,村里抓住“环球外溢效应”的机遇,瞄准环球度假区这座“金山”,借助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通过打造特色民宿,提升村容村貌,盘活集体经济。如今,村集体、乡镇热火朝天地打造出“民宿”乡村体验特色民宿村。

  永乐店镇西槐庄村是全区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截至目前,路灯安装、旱厕改造、道路绿化等项目已全部竣工,村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2020年,西槐庄村科技小院挂牌成立,中国农业大学师生和科研人员驻扎小院、走进田间地头,送技术、抓培训,组建了一支“带不走”的帮扶工作队,“小院儿专家”在这里先后开发试种了袖珍西瓜、水果萝卜、草莓番茄、牛奶珍珠玉米等新一代口感型农产品,专业水准的科学种植,让这些农产品初入市场就赢得好评。这个以前的经济薄弱村,如今走上了品质农业的转型之路,其自主打造的“西槐庄园”精品蔬菜,已初步打开销售渠道并赢得好评,村集体收入实现330%的增长。

  村中传统成“文化招牌”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要振兴,文化必振兴。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各村充分发掘自身文化特色,让美丽乡村建设有血更有肉。

  于家务回族乡仇庄村注重孝道文化,村里从家庭建设入手,构建家风文化,促进村风、乡风文明建设。仇庄村最为人乐道的就是这里浓厚的孝老敬亲优良传统。从1999年起,仇庄村将每年的腊月二十定为“老人节”,为60岁以上老人送去慰问金、慰问品和祝福,奠定了“孝文化”的发展根基。2014年,村里启动“追寻家训家规,呼唤良好家风”主题教育活动,首创了仇庄《家道》三字经,为全村家庭提炼制作了家风、家 训、家规,并编纂了《家风故事集》。美丽乡村工程启动后,村史馆也在原有基础上建成500平方米的孝道馆,全面展示传承仇庄村的“孝文化”。

  作为北京市级非遗,漷县镇张庄村“运河龙灯”在春节期间的演出为前来“寻龙”的市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更好保护“运河龙灯”,张庄村已在村里建成了“张庄·大运河龙灯文化博物馆”。博物馆由旧仓库打造而成,面积不大,小而精致。博物馆的上方,还盘踞着两个威风凛凛的实体龙灯,更好地突出了村里的龙灯文化。

  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务评剧团,同样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掘和传承。据《志正永乐》记载,大务评剧团成立于清朝末年,粗粗一算,评剧在村里已经唱响百年。每次演出,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观众从十里八村赶来,剧场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不时博得掌声和叫好。现在,剧团里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演员唱念做打样样在行,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角儿”,评剧团也成了大务村响当当的“文化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