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头条-动态 >> 正文

辽宁助力全国球宿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

日期 : 2023年07月28日 来源 : 中国农网点击 :

        近日,以“发展球宿根花卉,助力建设美丽乡村”为主题的第十七届中国球宿根花卉年会在昆明举行,全国球宿根花卉研究领域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深入交流和充分展示我国球宿根花卉科技与产业创新进展,探讨如何把握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浪潮,进一步推进球宿根花卉研究与应用,更好服务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中国建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和沈阳农业大学共有12位花卉专家参加了本次会议。

  近年来,百合、郁金香、唐菖蒲、大丽花、六出花、朱顶红等球根花卉的种植面积在不断扩大。但是,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百合、郁金香、马蹄莲、大丽花等主要球宿根花卉品种对外依存度高、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优品种不多、采后管理技术支撑不足等短板也日益显现。本次年会的举行,搭建了高层次交流合作平台,将有力促进全国花卉科技工作者和从业者坚定创新自信和使命担当,砥砺创新思想、激发创新火花,进一步推动球宿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丰富和延伸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现实内涵。

  参加会议的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栽培技术岗位科学家、沈阳农业大学孙红梅教授向记者介绍,她们团队开展百合种球培育技术研究20余年,在百合种球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了攻关探索,成功建立了百合优质种球生产关键技术体系,一举打破国外市场垄断,部分百合种球生产可以实现国产化。

  百合生产中大量使用种球作为生产材料,如果不能成功繁育种球,育种家培育的新品种等于不存在。因此,孙红梅教授团队率先创建种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系列繁殖技术,给国内众多科研单位培育的百合新品种推向市场提供了可能,对于我国未来全面实现种球自主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副会长、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花卉沈阳综合试验站站长、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副所长屈连伟研究员在大会上作了《郁金香起源、国内资源和食药用研究》的主旨报告,向大家分享了分布在中国新疆天山山脉的野生郁金香通过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证据以及中国郁金香野生资源、郁金香食药用开发潜力和选育郁金香的心路历程。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辽宁省农科院在郁金香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新品种选育、新技术研发及应用推广等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为推动我国郁金香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郁金香团队利用我国特有的野生郁金香资源和国外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通过广泛的种间杂交及后代筛选,成功选育出“紫玉”“黄玉”“幸运之星”“伊犁之春”“月亮女神”等19个郁金香新品种(通过国际品种登录17个),填补了中国无自主知识产权郁金香品种的空白,并获得大量的优新株系。

  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理事、辽宁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郁金香研究室主任邢桂梅研究员分享了郁金香团队开展郁金香种间杂交育种的关键技术和主要实验结果,技术的研发大大提高了郁金香种间杂交的育种效率,同时详细介绍了郁金香杂交种的播种程序及播后处理的各项关键技术。

  年会上,围绕球宿根花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理与发育、栽培与产业、景观与应用等不同主题,与会代表见仁见智,进行30多个学术报告的分享,深入研讨球宿根花卉发展的前沿热点、创新进展、成果转化等,进一步推动全国球宿根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