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动态 >> 正文

北京门头沟区举办系列活动庆丰收迎盛会

日期 : 2022年09月23日 9:11:19来源 : 中国农网点击 :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城乡共庆丰收的良好氛围,9月22日,以“乡情京韵颂盛世 凝心聚力促振兴”为主题的门头沟区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第33届北京农民艺术节暨门头沟区首届休闲农业推介活动,在门头沟区斋堂镇柏峪村隆重召开。活动紧扣“庆丰收 迎盛会”的宗旨,从节目演艺到农产品展示,皆体现喜迎二十大、乡村振兴发展、欢庆丰收节的元素,集中展示门头沟区三农工作近些年取得的喜人成绩。

丰收节已成为门头沟农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剂

活动现场,鼓声雷雷,非遗节目“京西太平鼓”向人们传递着京西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悠久历史,现场群众也被激昂的乐曲感染,挥舞着手中的风车,欢庆丰收。会场外,有人穿着戏服敲打燕歌戏鼓,体验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丰收节作为农民自己的节日,就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营造欢乐祥和、奔向美好生活的浓厚氛围。”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

活动现场,北京市农业农村局产业发展处处长涂宏汉表示,丰收节的主体是农民,要以办好丰收节为契机,弘扬爱农支农传统,凝聚力量搭建金秋消费季这一农产品产销对接平台,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门头沟区副区长马强表示,丰收节已成为农业健康发展的助推剂,未来将围绕“全产业链”工程建设、休闲农业精品打造、地域品牌体系建立、农业人才队伍培养等方面深入推进,落实助农兴农惠农措施,提升农产品品牌影响力,帮助农民丰收增收。

本次丰收节承办地的柏峪村,被誉为“军户古村燕歌戏之乡”,是集丰富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古迹于一体的古村落,也是门头沟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贯彻落实北京市休闲农业“十百千万”畅游行动的示范村落。据介绍,近年来门头沟区大力发展三农工作,建设美丽休闲乡村,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推动了全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经统计,2021年全区休闲农业游客接待人数309.7万人次,营业收入19590.7万元,近三年游客接待数年均增速为4.0,近三年营业收入年均增速为4.0。

门头沟区紧紧抓住农民丰收节这个金字招牌,以“灵山绿产”区域品牌为主线,调动全区资源汇聚了斋堂镇的荆花蜜、雁翅镇的京白梨、妙峰山镇的玫瑰酥饼、清水镇的藜麦高粱、韭园村的酱菜、灵芝秀山茶小镇的黄芩茶等近百种农副产品进行展示展销。目的在于通过现场互动,让经营主体能够与消费者、与市场对接,真正形成产销对接的长效机制。“我们也想通过这次丰收节活动,让更多的人品尝到门头沟区的李子干、苹果干、海棠干等特色农产品。”门头沟区瓷茗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表示。

紧抓“金秋京郊游”推介区域特色休闲农业

近年来,门头沟区作为生态涵养区,按照中央、北京市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指示精神,积极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通过创新实施“六大文化”工程,充分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聚集休闲农业精品线路、美丽休闲乡村、休闲农业园区和乡村民宿等资源要素,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培育发展新动能,全区农业产业迈出稳健发展步伐。

目前,城乡居民广泛参与丰收节正在形成新的消费热点,成为推动城乡要素互动、激发乡村振兴活力的有力助推器。据悉,门头沟区将围绕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这一契机,立足本地特色和优势,突出 “一村一品”“一地一特色”,在乡村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元化的产销对接活动,搭建产销精准对接渠道,帮助农民丰收增收。

活动现场注重凸显农业魅力,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产品、农耕文化展览等活动,荟萃了门头沟区各个镇的特色农产品及乡村美食——京白梨、金丝小枣、京西黄芩茶、清水豆腐、韭园酱菜、山里红……系统展示村集体经济和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成果。众多“京西百果山”农产品汇聚一台,与会人员纷纷体验一键下单,共享田园美食。

针对“金秋京郊游”休闲季的到来,现场数位门头沟各乡镇推介官分享了当地的精品休闲线路。线路以门头沟的红色文化、生态山水、古村古道、民间民俗、特色美食等特色资源为依托,以京西古道、门头沟小院、谷山村休闲农业园等知名乡村游品牌为体验场景,为广大市民金秋假期里的休闲出行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据了解,门头沟区坚持发挥“灵山绿产”区域品牌带动作用,先后培育打造了“雁翅优选”“斋堂尚品”等镇域公共品牌。2021年,门头沟区“灵山绿产”区域公共品牌及“拇指姑娘”“灵之秀”“泗家水”“太子墓”“妙峰咯吱”5个农产品品牌列入“北京优农”品牌目录。

农民艺术展演亮点纷呈献礼党的二十大

本次农民艺术节“乡村大舞台”以“乡情京韵颂盛世 凝心聚力促振兴”为主题,所有展映节目全部来自全区各镇各村选送,充分展现了在党中央乡村振兴战略精神指引下,北京市及门头沟区凝心聚力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真实写照。

本次展演呈现经典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红色经典演艺、农民现代艺术创作等三大特色亮点。在展演节目的艺术呈现,到表演内容上,有展现北京风貌的《北京北京》广场舞表演,有展现红色文化的《红船》秧歌表演,有展现丰收喜悦的《百里山川唱丰年》诗朗诵、《百花山下迎丰收》口技表演,有展现地域文化的歌曲演唱《清水谣》,亦有古典舞表演《人生若只如初见》及现代舞表演《我爱你中国》……整场汇演形式多样、异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当代农民衷心爱党、热情奔向美好新生活的时代风貌。

纵观整场 “乡村大舞台”汇演,亮点纷呈。其中,最大的精妙之处便是可以一次性欣赏到门头沟区最知名的三类大鼓表演艺术。从门头沟区军庄镇带来的“军庄战鼓”表演,战鼓一响,表演的老少百姓,立刻变身成了战场上的勇士,银甲素盔、群青披风,随着节奏变换队形,或埋伏,或突击,或冲锋,或近战,时而静如处子,时而动如脱兔,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慷慨激昂。据一位表演者介绍,军庄镇自古便是交通要冲、军事重地,历朝历代均有驻军,故得名军庄。独特的区位特点和历史渊源,孕育了特有的文化形式——军庄大鼓。“我们通过这种传统表演方式献礼二十大,也寓意着咱们老百姓在党的领导下,始终担当责任,在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相比军庄大鼓,“京西太平鼓”在制作工艺到舞蹈表演都发挥着竞技性、趣味性和即兴表演的多成分作用,太平鼓已经超脱了作为乐器音响载体的单纯功能,而成为门头沟区具有强烈地域文化象征的器物,是当地老百姓文化认同的标志。2006年5月20日,京西太平鼓被列入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燕歌一曲醉古今,百年老戏呈新韵!”柏峪村村民带来的燕歌戏表演更是震撼了全场。燕歌戏与元曲如出一辙,在元代就已出现。而柏峪燕歌戏更是将当地原先的秧歌、小曲和著名的江西弋阳腔相糅合,形成明清俗曲和地方曲调、语言、语音融合的独特风格,2006年入选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如今,门头沟区结合全区非遗文化传承与“古村古道 流水人家”休闲农业品牌建设,借助艺术的想象力与融合的张力,加速培育民俗文化沉浸式体验等乡娱休闲产品,为全区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联系电话:010-59195210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