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头条-要闻 >> 正文

特色产业激活乌蒙大地

日期 : 2022年10月14日 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当秋风拂过乌蒙大地,田野里、果园中奏响了收获的旋律。无论是星罗棋布的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产业基地,处处盈车嘉穗、瓜果飘香,涌动着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农民脸上也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在喜迎党的二十大热烈氛围中,惠及贵州农民群众的现代山地特色优势产业正喜获丰收。

  走进六盘水市水城区40.3万亩刺梨基地,可见枝头上的刺梨个头饱满,压弯了枝头,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去年采了刺梨鲜果8500斤,今年预计产量9000多斤,收入近3万元,收成不错。”谈起刺梨收益,发射村刺梨种植户李志强开心不已。

  如今,山野小果成了贵州农民群众通向小康的“脱贫密码”和“绿色提款机”。

  “贵州农业的优势在特色,加快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逐步提升质量品牌效益,为这片广袤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贵州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说。

  深秋时节,稻浪翻滚。从开阳县禾丰乡星悦田园鸟瞰底窝坝区,由黄色、紫色、绿色水稻组成的粮仓、天安门、华表以及“喜迎二十大”“五谷丰登”等图案和字样尽收眼底,满载着农民对秋收和对党的二十大的期盼。

  同样,在乌蒙山区的威宁县迤那镇中海村,又大又红的苹果漫山遍野,十里飘香,处处充满了丰收的喜悦。最近这段时间,村民李元忠忙得不亦乐乎。当地日益壮大的苹果产业让李元忠一家过上了好生活,虽然仍在种地,但收入有了新来源。李元忠家有9亩多土地流转给了当地引进的苹果现代化种植企业,每年除了保底的土地流转费外,挂果后还有利润分红,夫妻俩平常在基地里务工。“每人每天可得80多元,常年有活干。”李元忠说。

  发展现代山地特色优势农业,没有“龙头”带动,就没有“龙身”的起舞。贵州以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经营主体作为拉动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带动广大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务工收入、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分享产业发展红利。

  眼下是辣椒交易最火热的季节,中国辣椒城里辣椒经营户陈太清一直在忙活:“已经连续熬了两个通宵了,这边刚到市场里对接好干椒销售,那边的鲜椒就运过来要及时安排烘干,鲜椒上了生产线,前面的干椒又要马上运到市场找买主……”在中国辣椒城里活跃着3000多名辣椒经纪人,他们把遵义辣椒卖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同时将全球的辣椒运到遵义出售。

  一产提质、二产提效、三产带动,贵州在产业融合发展上狠下功夫,让农产品最大限度拓展增值空间,让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产业快速转变。

  在六盘水市,目前已形成集规模种植、精深加工、产品研发、线上线下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刺梨产业体系,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已经建成投产的6家加工企业,年设计加工能力达68万吨,形成“刺力王”“天刺力”“吉梨到”等自有品牌,已向市场推出刺梨原汁、刺梨饮料、刺梨果脯、刺梨含片等系列产品。

  从种养业向初加工、精深加工延伸,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今,贵州涌现出一批食品生产、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及园区,同时也创新探索出一条条组织化、规模化、特色化、高端化、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并在广泛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

  山地广种“摇钱树”和发展林下经济,坝区建成“米袋子”“菜篮子”……贵州大地粮丰农稳,广袤田野生机勃勃。以粮食安全为基础、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增收主渠道的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不断形成规模化、品牌化,既确保本地市民“舌尖上的口福”,又热销大湾区、长三角和东南亚等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