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 首页 >> 12316动态 >> 正文

补短板补出个“开门红”——湖南省湘潭县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日期 : 2021年06月10日 8:14:33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在湘潭县排头乡团结村东风组刚脱贫不久的村民关伏林家,正在进行团结村也是湘潭县今年首个厕改。 胡雅淇 摄

  初夏时节,满目葱茏。

  漫步在湘中涓水河边,干净整洁的村道两旁,各种花草树木郁郁葱葱;窗明几净的农家小院,不时飘出欢声笑语。昔日“下雨就是一身泥,天晴风起满眼土”的景象如今已不复存在。这是湖南省湘潭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后带来的变化。

  2018年以来,湘潭县认真贯彻上级部署,坚持“强基础、建机制、攻难点、树典范”的思路,以抓铁留痕的劲度,高位统筹,强化保障,综合施策,深入扎实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小入口”推动人居环境“大变样”。湘潭县获评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先进县,湘潭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暨推进会在这里举行,形成了“县有示范、镇有特色、村有亮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县级样本……

  值乡村振兴元年,该县牢固树立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改善村容村貌,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开局正取得“开门红”。

  看到不足,从补齐短板入手

  农村人居环境已有不俗整治成绩,但如何有效巩固提升?

  湘潭县委、县政府清醒认识到现存的不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按照农村生活垃圾全部实行集中无害化处理要求,设施设备有待进一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起步相对较晚,建设任务还较重。资金保障压力较大——县乡财力较紧张,用于农村污水治理设施、排污管网建设、农村改厕等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有限。垃圾分类不尽人意——回收处理体系尚不完善,终端处理设施缺乏,处理成本高,回收效益低,没有配套资金支持,对有毒有害等回收垃圾无法进行及时有效处理。群众意识仍需提升——少部分群众公共环境卫生意识还不够强,不文明卫生习惯改变较慢,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自觉性有待进一步提高。

  “有鉴于此,我县切实抓住重点,着力巩固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湘潭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办副主任黄加兵介绍。

  该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整合资源,补齐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短板。精准施策,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开展村庄清洁提升行动;镇村制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方案。立足长远,着力完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农村人居环境管护机制。今年三月,制定出台了《湘潭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

  首厕过关,从改厕实效着力

  “小厕所,大民生”。

  326日,排头乡团结村东风组刚脱贫不久的村民关伏林家,迎来了一批“主考官”和“观摩团”。

  排头乡党委书记、县乡改厕办主要负责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一行,对照“首厕过关制”相关要求,在指导作为团结村也是湘潭今年首个厕改的施工程序和技术标准落实。

  在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施工队按照技术指导员的指令,进行开挖基坑、联结管道、安装化粪池、基坑回填等工序。由其他项目村支部书记和村改厕技术人员组成的“观摩团”站在一旁,他们有的拿着手机拍摄影像,有的拿着纸笔记录流程,还有的在互相交流改厕经验,吸引了不少周边农户驻足观看。

  “这么严格的标准,这个质量肯定有保障,我们家也要申请一个!”现场一名群众代表激动地说。

  近三年来,湘潭县全面启动农村厕所革命,针对初期的不会改、改不好、质量无保证等问题,积极推行“首厕过关制”,建立了一套高质量、严标准的推进流程和管理体系,确保了农村厕所改(新)建工作有力有序有效推进。

  四月的团结村,千亩美人蕉怒放。关伏林兴奋地对记者说:“改厕后,用上了水冲式卫生厕所,儿孙回来都愿多住几天了!”

  “群众看到了实效,更积极参与到美丽庭院评比中来,主动拆除旱厕,我村又出现了多个达到市级标准的美丽庭院。”团结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鄢武平说。

  而在花石镇,记者也看到,近年已高质量完成无害化改(新)建的3387个卫生厕所,目前均运行管护良好;改善了如厕环境,当地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大幅提升,抽样调查中满意度达到100%。

  清洁不歇,从美丽共建提升

  通过环境的改善,湘潭县已共创建省、市、县三级美丽乡村22个,建设美丽屋场148个,评选三星、四星、五星星级美丽庭院48940户。

  目前,该县把人居环境质量提升和美丽乡村建设结合统筹推进,着力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各乡镇在做好农户院内室内卫生整治的同时,对集居点、河塘沟渠、巷道旮旯的生产生活垃圾开展集中清理,全力整治陈年“污垢”,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魅力乡镇。

  从今年1月份起,排头乡南下村扎实开展村庄清洁“百日行动”,针对村庄“脏乱差”问题,在安排专职保洁员以道路沿线、河塘沟渠为重点开展日常清扫工作的同时,充分发动周边农户参与,做到垃圾日产日清、日扫日运。截至目前,累计投入工作人员180余人次,出动垃圾清运车辆200余台次,清运垃圾100余吨,发动周边农户4500人(次)参与义务清扫活动,清理河塘沟渠146处,清扫村组道路29公里。

  排头乡党委书记冯传强表示,该乡将长期开展“路边、水边”环境整治,加大宣传力度,健全工作机制,将集中整治和长效管理同步推进。

  环境的改善也引来了农业企业的落户,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增加了农民就业,实现了农业增效,绿水青山换来了金山银山。

  易俗河镇梅林桥片区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即带动了产业发展,使之成为长株潭的“都市后花园”。

  “共引进经营主体23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2家,县级特色产业园2家,完成土地流转4051亩,产业带动农民2060人,解决就业1026人,村民人均增收4800元。”梅林桥村党支部组织委员张永求如数家珍。

  完善路径,引导生活垃圾付费处理

  近年来,湘潭县多方筹措资金,强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障。通过争取项目资金、财政安排专项经费、动员社会资本参与,现已投入资金逾5亿元。同时,创新投入方式实行生活垃圾群众付费,成一大亮点。

  “2019年,我镇梅林桥村启动全县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度首个试点,第二年镇上31个村均已实行付费制度,收缴费用163万多元,村收缴率达95%以上。今年资金收缴率,四月份也已超过90%。”该县易俗河镇党委书记、四级调研员陈赞介绍。

  去年,湘潭县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付费制,现全县行政村付费覆盖率达到100%,收缴资金过千万,解决了村级整治提升资金不足的问题。

  目前,该县业已形成的“群众自主定标、群众自主付费、群众自主约束、群众自主监督”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付费制,彰显出强大的制度生命力。

  截至今年4月,排头乡南下村即收缴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费用85151060元,收缴率达到了92.20%。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