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

当前位置 : 首页 >> 宣传推介 >> 正文

入世以来我国自贸区建设中农业发挥了什么作用

日期 : 2021年11月09日 8:56:39来源 : 农民日报点击 :

  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两个“轮子”。入世以后,为顺应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中国正式开启了自贸区建设进程。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正式签署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拉开了中国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序幕。截至2020年底,中国已签署自贸协定19个,涉及26个国家和地区。农业是自贸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特殊的组成部分。农业关系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从全球范围看农业在自贸区建设中都是各国高度关注的领域。如果在农业问题上达不成一致,谈判就很难顺利推进,农业通常被称为自贸区谈判的“门槛议题”。在我国实施自贸区战略过程中,农业部门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自贸伙伴的特点,农业发挥的作用总体可归为以下几类:

  

  先行先试,为扩大合作提供示范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我国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也是东盟作为整体对外商谈的第一个自贸区。2002年《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时,为增强人们对自贸区建设的信心,双方制订了“早期收获计划”,对一些共同感兴趣、互补性强的产品,用较快的速度和较大的幅度提前进行降税,先行开放市场。双方纳入“早期收获计划”的几乎全部为农产品。对此类产品实行降税后,我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显著增长,其中增长较快的主要是蔬菜、水果、水产品等纳入“早期收获计划”的产品。该计划的成功为此后中国—东盟自贸区各项协议的谈判和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业在其中承担了“快速轨道”和“试验田”的角色,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有保有放,维护核心利益

  对于澳大利亚等农业强国,我国庞大的农产品市场是其志在必得的目标。农业谈判一直是中澳自贸区整体谈判的难点和焦点。在谈判中,我方始终强调互利共赢目标,坚持时间服从质量的根本原则,最终历经10年20多轮谈判和几十次技术磋商协议才谈成。从谈判结果看,我国最终争取到了对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例外处理,不纳入降税范围,羊毛、牛羊肉和乳制品等重要畜产品争取到了尽可能长的降税过渡期和有效的保护措施。对于水产品、水果等我国敏感性不强的产品,充分照顾澳方关切,在短期内快速取消关税。总体看,农业谈判促进了中澳两国经济优势互补和互利双赢。

  

  策应工业,助力整体利益平衡

  韩国是我国重要农产品出口市场。中韩自贸区谈判中,韩国在汽车、石化、电子及钢铁等工业领域有较强竞争力,从自贸区整体经济利益平衡角度来看,农业几乎是韩国在自贸区市场开放中唯一可以作出实质性贡献的领域。我方始终从实现谈判整体利益和农业根本利益的大局出发,坚持整体利益平衡原则,最终既为我国扩大农产品对韩出口争取了较好的条件和环境,也使韩方降低了对我工业品全面要价,较好策应了我工业防守利益。

  “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已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在未来的自贸区建设中,我们要进一步深刻理解和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围绕“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的三农工作定位,在确保农业核心利益得以保护前提下,与拟建立自贸区的贸易伙伴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公约数,促进自贸区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业贸易促进中心)

网站
导航

主办单位: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  京ICP备05039419号-1

建议您使用IE9+、FireFox、Google Chrome,分辨率1280*800及以上浏览本网站,获得更好用户体验。

网站保留所有权,未经许可不得复制,镜像